第783章 柳永(1 / 2)

柳宜跟着同僚战战兢兢的来到章台殿,这时,他们台阁众人第一次面见皇帝皇后,有一个形容官员清廉的成语叫做台阁生风,皇帝大手一挥,新组建起来的这个部门就叫台阁,不光是寓意他们要为官清廉,更是给那些人提一个醒,可见帝后二人整治吏治的决心。</P>

“来来来,各位坐,吏部和户部的几位大人们还在算着账,咱们不急,坐下来好好说个话。”众人行完礼之后,景庄表现的特别热情,可是他的热情,这几个人压根就承受不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犹豫豫的就坐在了那椅子上,就这,也只敢坐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P>

君臣之间熟悉程度不高,尤其是老老实实做事的这群人,所以这些大臣更不敢随意的开口,可就是这么干坐着,气氛好像有些尴尬。梁安若轻轻的用胳膊肘碰了碰景庄,示意他要不先打开个话题,景庄扫了一眼下面坐着的人,最后把目光锁定了,那一个坐在中间都要把自己缩成一个鹌鹑的大臣。</P>

他想起一件好玩的事情,诶,就是你了!“都知道前段时间皇后南下赈灾,离开临安城之时,临安城虽然已经被管理的井井有条,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江南水乡的繁华。”众人一听皇帝开口,瞬间把耳朵竖的直直的,听到皇帝这么说,他们心想,这应该就是打开整顿史治话题了,等会儿肯定有一个所以之类转折,后面才是皇帝要说的重点。</P>

“不过柳宜柳大人,你家的公子做了一首词,可是真让皇后切实的感受到江南繁华,下次再到临安城,应该跟那词文里写的一样了吧!”跟众人想象的不一样,景庄的话锋一转,直接诓了所有人,包括被点名当成鹌鹑的柳宜。</P>

柳宜:啊啥?叫我了?</P>

其他人:暂时跟自己没关系,可以放松一下了。</P>

梁安若端起茶盏来掩饰自己上扬的嘴角,这人又开始恶趣味了,作为夫妻,梁安若当然是配合的很。“对了,本宫记得柳大人家的公子原先名字的小字,跟陛下的名字是一样的,是吗?”</P>

柳宜的心一下子就碎了,果然就说嘛,他为什么会被陛下点名,原来真的是自己给儿子取的那名字不好。起来恭恭敬敬的行礼,回答道,“回禀陛下,臣、臣已经给臣的儿子改了名字了。”</P>

“诶,无伤大雅,柳大人的公子还是位才子呢,原先起的名字也是极好的,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也不知道柳大人的这位公子,是不是像文中写的那样,模样庄严,与人接触又是温和可亲,说话更是严厉不苟。”</P>

柳宜:这人越是没啥,越就叫啥,整体来说儿子的性格还是属于跳脱的那种。“回陛下,小子还是过于年幼了些,还望陛下海涵。”</P>

儿子去年去了一趟临安城,写下了一首让他名声大噪的词,柳宜虽然欣慰儿子的才华,但是那个时候正好是两国交战,大宋还没有完全的灭亡,大家全都关注于局势,就算那首《望海潮》写的再好,也被很多其他的事情给掩盖出本身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