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柳永(2 / 2)

可是他没有想过儿子写的那首词,皇帝和皇后竟然看到过。他们两个当然看过,不光看过,而且还会背,这可是上学时候必背的古诗词之一。</P>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首词杭州的富庶和美丽,大开大阖浓墨重彩,跟那些的委婉类的词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还有那句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同样也是梁安若跟景庄的最爱。</P>

柳宜之子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婉约派的代表人,当年自称奉旨填词。可真是成为了大宋顶级的爱豆,毕竟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不过可真以为他这辈子就是一个落寞文人,那也是不对的,他后来还是考中了进士当了官,只是屡遭受人排挤罢了,再加上当年奉旨填词的事情,官途确实不是很顺。</P>

在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梁安若突然考虑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柳永本身的性情,其实更偏向于做开解女性的工作,只是依照他风流倜傥的性子,恐怕做他妻子是一件特别苦恼的事情,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丈夫多情但不薄情。</P>

所以在柳宜站起请罪回答完了之后,再次坐下听到皇后说了一句,“柳大人不必谦虚,令郎也是好才情,哪一年出生的,可曾娶妻?何时考取功名?”</P>

“回皇后陛下的话,前宋雍熙元年,还未娶妻,因着性子过于跳脱,一直在书院里读书还未考取功名。”甭管是为什么,这么问就老老实实回答吧。</P>

算一下年纪,柳永今年应该是十八岁,多好的年龄,他的才华自然是不必多说的,就算是提前两年也能写出《望海潮》这样的名句。至于还没有娶妻这件事情,应该是这几年时局动荡,官宦子女基本上要匹配门当户对,考虑更多的政治因素,所以在还没有安稳的时候,宁愿延后几年。</P>

梁安若突然有一个想法就是将柳永接入宫中读书,甭管是什么样人才都得分到她闺女的碗里。她的想法很好,只是被人想歪了,不光是柳宜,包括下面的大臣,连着景庄都想歪了。</P>

“媳妇,咱闺女的那性子,她的男人要是在敢在外面沾花惹草,她能把人废…废了!”小声提醒梁安若,这红线可不能乱牵!</P>

梁安若…你脑子里都装着些什么呀?</P>

但看了看下面的人,好像大家都想歪了,轻咳了一声,立马补充道,“多读两年书,考取功名。就去临安城,到时候临安要是没有他写的那么繁荣,本宫定治他的罪。”赶紧找补一下,意思就是这人,以后是要外派的,不会被她闺女纳入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