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实话实说,柳永可比他们两个要大个六七岁,在他看来,就是俩小孩呀,难不成皇帝陛下想让自己带着两个小孩玩?</P>
梁安若在一旁捂嘴笑,是呀,你现在觉得跟他们两个人没什么交集,以后啊,交集可大的呢!而这两个人,一个是晏殊,一个是张先,梁安若恶趣味的想象到这三个人,放在一块是什么样的感觉?</P>
晏殊可以说是少年成名,一生顺遂,做了五十载的富贵闲人,还位及人臣,成为了太平宰相。一开始还下意识的以为晏殊出身于官宦之家最后一查史料,才发现他的父亲其实就是一个衙役,他的成名是因为地方官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才向朝廷推举的。1</P>
现在虽然大宋已经亡了,但时间线的提前,也让晏殊年少成名的时间也往前提前了一下。所以景庄跟梁安若也顺理成章的,将他扒拉到自己闺女的碗里。</P>
至于张先,他的父亲张维好读书、诗词,很早之前就带着家人来到了幽州定居,并且早早的就成为了幽州书院的一位教书先生,现在也可以说是在幽州书院中备受推崇的一位先生了。只是没有那么出众,再加上梁安若跟景庄原先的心思也不放在这里,所以后来扒拉了北宋初年的文人,才想起来还有张先。</P>
至于为什么梁安若会说,他们之间会有不小的联系,还能擦出不同的火花,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单纯的处于同一个时期。张先跟柳永齐名主要的原因都是他们两个生性风流,喜欢为官妓写词,关于他的轶事就有很多,出名的莫过于苏轼为他写诗:一树梨花压海棠。</P>
意思就是张先都八十岁了,还纳十八岁的小姑娘为妾,当然人家小姑娘也给张先生了两儿两女,听说张先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之间差了60岁。</P>
所以小时候喜欢看八卦故事的景庄跟梁安若将这件事情记得牢牢的,转眼一看,哇哦,本人马上就在面前哟。</P>
(柳永内心oS:输了这一局,算是我输了)</P>
当然晏殊可跟这两人完全不一样,他是极看不上柳永写的这些艳词,他觉得写诗写词应该是含蓄内敛的,再加上少年成名跟柳永这种屡试不中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P>
所以梁安若跟景庄都有点迫不及待这些顶级的文人,现在早早的就凑到一起,会产生什么样不同的火花?当然,他们两个现在有一丢丢的闲,想看热闹,还是因为日子过得比较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