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卡牌游戏(1 / 2)

天色欲晚,云层将黄昏的光慢慢收拢。</P>

许栀正想解释她是想让赵嘉当侍卫,然后想办法把扶苏拉走。</P>

至少要在看清楚他们母妃的态度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P>

扶苏亦有此意。</P>

李斯恰到好处地开口说他正有要事相告。</P>

许栀不知是这是碰巧还是有意,就在她想打个幌子撤退时。</P>

身后的脚步声忽然密集起来。她回过头,只见一队衣着深裳,头裹黑巾的秦卫齐刷刷地朝从他们身侧走过。</P>

最前面的两个卫兵手持长斧。</P>

只有王宫出了严重事故,宫道里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P>

许栀有些心惊。但她怀里的玉板忽然有了温度,熨帖在她的心口,似乎在预告着将会出现两个至关重要的新人物。</P>

队伍的末尾,两个身份迥异的人出现在许栀的眼前。</P>

一个在前,一个在后。</P>

前面那人的举手投足间,满是“落败”的矜贵。</P>

他的发髻也与身后那人不同,明显看到黄白色玉簪其中的透白。能用这样规格的发簪,定然身份不凡。</P>

后面之人的待遇可就没这么好了。</P>

走得艰难,踉踉跄跄。</P>

卫兵不甚客气地拽拉着根粗绳,绳子的另一端便牢实地绑着他的手。</P>

他穿着一身深棕衣衫,眼睛也被蒙了块黑布。这人顺从地跟着被拉扯的方向移动,可能是由于他看不见,他不知道前进的速度,经常撞到前面的人。</P>

他第三次碰到前面人的后背时。</P>

前人回过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地凝望后者,语气嘲讽:“郑国。你还是走慢点,走慢点也不耽搁你上路。”</P>

郑国并不知道前面的人是谁。他只依稀听到有人喊他“太子”。</P>

听到这种讽刺他赶着去死的话,他也不打算怼回去。</P>

他连连道歉,还上下晃了下自己的手:“对不起,对不起。”</P>

不是郑国喜欢唯唯诺诺,而是他懒得关心不相干的事情。</P>

韩非和李斯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人是谁。</P>

手被捆成这样,眼睛也被蒙了,空余的半张脸上,嘴角还能挂着笑意。</P>

嬴政看见燕丹时,回忆起一段他不想回忆的日子,痛苦被无数次唤醒的感觉并不好受。</P>

他正不快,却看见后面的郑国。</P>

郑国居然是被这样粗暴地带进宫,他倒是真想把办事的人给革职了。</P>

嬴政抬手让人把郑国请过来,赵高很会察言观色,他亲自过去解开了郑国手上的束缚,但没有摘下他的眼罩。</P>

许栀猜想这是担心他把秦宫里大小的宫殿与路线记得太仔细。</P>

郑国听秦国人说话还不适应,他也认不出嬴政的声音,以为又是哪个将军要交接他了。</P>

韩非与李斯看着自己的师弟站在嬴政的面前,脸上挂着十分率真的笑容。</P>

他们认为荀子说得很对,郑国当真是他的学生中脾气最好的一个。</P>

郑国的头顶是一片难得的秋日霞光,黑色带子垂在柔顺的发后,时不时被微风带了起来。</P>

他露出洁白的牙齿,真诚地朝着那个要他过去的声音说:“将军可绑松点么?劳烦相问,我还要走多久才能见到秦王?”</P>

“先生不恼寡人这般要你入宫?”</P>

郑国当即哆嗦了下,他下意识地把手放在黑布前,他又很快地移开。</P>

“大王为君,对外臣警惕不奇怪。”说着,他头一低:“韩国使臣郑国拜见大秦王上……”</P>

郑国很年轻,约莫不过二十五,他的嗓音如有清泉。</P>

这种自我介绍的语句很容易让嬴政想起了郑璃。</P>

郑国手脚慌乱的举动令嬴政不由得笑了笑,他把声音放低了些。</P>

“眼上之物先生可自行摘去。”</P>

郑国扯下黑布的那一刻,许栀这才看全他的样貌,轮廓英朗,眼睛格外大。</P>

他没有李斯的狡黠,没有韩非的深暗,一双眼里方是溪流潺潺,连同他衣裳的颜色,如同这秋日里的黄菊。</P>

他与嬴政对视时,眼睛里也是一种从容而坚定。</P>

郑国一偏头就发现了不远处的两个老熟人。</P>

“师兄!”</P>

郑国有着让韩非与李斯同时感到不舒服的点——他说话的频率很不稳定。</P>

他一会儿絮絮叨叨,一会儿沉默寡言。</P>

这让不爱说话的韩非与很喜欢说话的李斯拿他没办法。他们不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些什么。</P>

李斯深知郑国是个非常单纯的人。</P>

稷下学宫里荀况首问众人志向——学生们侃侃而谈着经天纬地的远大抱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