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又一位山中宰相(2 / 2)

身为随行的着名的道士,杜光庭感觉是自己表现的时候了,于是经常举办一些大型的斋醮活动,为大唐祈福,弘扬了道教,又迎合了皇帝的心理。

道经的收集和写作杜光庭也没有丢下不管,884年底,《历代崇道记》终于完稿,杜光庭把它献给了当时还仅是刺史的王建。感觉挺不好理解的,杜光庭为什么不把它献给僖宗皇帝呢?是人微言轻还没有到向皇帝直接汇报的层次呢,还是算准了王建未来的远大前程而提前混个脸儿熟,反正是没给皇帝。正好皇帝要起驾回长安,于是杜光庭举行了一场临行前的斋醮仪式,保佑皇帝和自己能够一路平安。

还算不错,有杜光庭一路陪着,太上老君也保佑吧,僖宗885年三月平安回到长安。皇帝安稳了,杜光庭也就又有时间四处搜集道经的工作。于是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考辨真伪,条列始末,当然写点文章,为日后整理道藏做准备也是必要工作。

为了保存这些宝贵的道经和自己的着述,杜光庭给僖宗上一份表,请求僖宗投资建一座玄元观,用来保存这些文献。难为皇帝了,国家风雨飘摇呢,本来是不会理这些小事,不过真的希望道教能拯救自己,想着建个道观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不但批准了工程项目,还希望能借助崇道找到更多的人才帮我治理天下、教化万民,于是就请一位姓潘的高道帮忙举荐些人才。

注意这位潘道长可不是潘师正,潘师正都羽化两百多年了。有意思的是,潘道长向僖宗推荐了杜光庭,于是杜光庭就有机会接受了僖宗的第二次面试,面试效果应该还不错,僖宗龙颜大悦,“遂令披戴,仍赐紫衣”,并且封了个“广成先生”的称号,派他去蜀地掌管道教。

不过还没来得及出发,王重荣和李克用就带兵来打长安,僖宗只好又跑路,杜光庭同样也跟着跑路。不幸的是,就是在这次出逃过程中,杜光庭辛苦多年收集来的三千多卷经书丢了一大半,这对他的打击可以说非常巨大。

国家乱成这样,眼看这个皇帝也是扶不上墙了,多年的心血才会损失惨重,于是杜光庭就写了封辞职信,“乞游成都”,我要去成都为大唐祈祷。

国家的混乱都没空管呢,一个道士的离去怎么可能会让皇帝操心,所以杜光庭很快就离职来到了青城山,在白云溪畔盖了个草房隐居。终于可以安心工作了,于是又重新收罗道经,潜心研究,着书立说,还四处拜访官宦士绅,化点缘重修荒废的道观,经过多年努力,杜光庭总算又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了。

891年,那位王建大发神威打进了成都建立了前蜀,903年成为蜀王,907年称帝,这在五代时期也是位成功人士了。王建和杜光庭早就认识,自己也崇道,所以对这位道门领袖非常尊重,经常向他求教军国大事,还封他了上柱国蔡国公、金紫光禄大夫等,虽然没有搬进成都,但在山中同样是积极参政议政,俨然和陶弘景一样,成为另一位山中宰相了。

杜光庭在四川时,除了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道经的收集整理上。他在玉局观中,继续广集道经,集成了一部《三洞藏》,整理了各大门派的理论,同时大力推进教化,结合当地的民间信仰举办各种斋醮活动,推动道教在民间的传播,扩大影响力。在长期的活动中,他结合各派的科仪,加以综合和完善,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科仪规范,各方面都完善起来,形成了经典的道教科仪。

年纪大了,杜光庭气质更加成熟,带上了仙风道骨的属性,王建对他更加尊重,请他给太子当家教,919年王建死后,王衍上位,杜光庭自然就成了帝师。熟悉历史的道友应该知道,这位王衍比刘禅还扶不上墙,当了皇帝以后,就从超级纨绔转型荒淫无度的昏君生活,不过他对杜光庭还是很尊敬的,大力推行道教,又修起了上清宫,还奉杜光庭为“传真天师”。杜光庭对王衍的昏君生活很是看不顺眼,忍无可忍下就辞官回到了白云溪隐居去了,别的缺点不说,仅一条教育储君完败就够杜光庭郁闷了后半生了。

直到后唐灭了前蜀以后,杜光庭一直在隐居,直到933年羽化,寿84岁,葬于青城山清都观。晚唐道士张令问专门赋诗曰:

试问朝中为宰相,

何如林下作神仙。

一壶美酒一炉药,

饱听松风清昼眠。

杜光庭着述很多,虽然大多都失传,存世依旧不少,除了道教方面的以外,还有一些、诗歌、杂文,主要收录在《道藏》、《全唐文》、《全唐诗》等文献中。

《道藏》中收有杜光庭的着述二百多卷,主要有:

《道德真经广圣义》50卷,依玄宗注的“圣义”发挥出来的,算是他的代表作;

《广成集》17卷,表奏、诗词、序、碑铭等;

《常清静经注》《历代崇道记》;

《道门科范大全》87卷,整理删订的斋醮科仪总集;

《神仙感遇记》5卷,历代凡人遇仙、感应神仙的故事75个;

《录异记》8卷,收录了一百多个怪异故事;

其他还有《道藏》没收录的《仙传拾遗》40卷,《王氏神仙传》4卷,《全唐文》中收录他的各种序17篇,斋词24篇,醮词136篇,忏文3篇。

此外,杜光庭在书法、医药等方面也是卓有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