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年少冰玉颜,老耶?少耶? 下(2 / 2)

说着这般辛苦处,王千玉女蹙眉峰。

太乙天皇谒紫清,翠娥百万拥玄軿。

当时不合抬头看,忽见天了叱火铃。

我不生嗔怨玉皇,翠娥无复舞霓裳。

如何天上神仙女,染污清都一散郎。

梦断南柯觉昨非,因缘尽处两分飞。

寒松空锁翠娥梦,我独于今未得归。

玉府官僚无甚人,上皇怜我最辛勤。

忽然诏下催归去,猿叫万山空白雪。

好景不长,一点不吸取醉驾被贬的教训,白玉蟾又栽倒在了女色上面。得道高人还喜欢女色?这怎么有矛盾吗?不好女色,龙虎山七十几代天师是怎么来的?前面不是说过白玉蟾认识四五位风尘女子嘛。当然了,民间的凡女肯定不能对白玉蟾产生什么诱惑了,必须得是仙女。因为犯了桃花劫,第二次被打下凡间,白玉蟾成了猪八戒第二。

如果透过这首诗的表面看看深层次的故事,这里可以大胆猜测,是不是在某年月日的某一刻,白玉蟾遇到了一位心仪的女子,动摇了他那颗坚定的道心?好在最终没有过上男耕女织的凡人生活,历经了情劫的白玉蟾由此更加坚定了道心,由此修为大进,再次被上皇诏回了天界。

第三次:

瑶池王母宴群仙,两部笙歌旖绮筵。

误取一枚仙李吃,又来人世不知年。

第三次又犯了什么戒呢?这次是没管住他的馋嘴,偷着吃了枚李子,当然是王母娘娘宴会上的仙果,这又和孙猴子有点像了,于是第三次被打下了人间。如果第一次是把那个倒霉的瓶子打碎了,白玉蟾就真把西游三兄弟的悲剧重演了一次。

估计也知道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吧,白玉蟾感觉这次恐怕要坏,短时间是没可能再回天上了,于是就安心在人间住了下来,于是才写下了上面那首“且就人间洞府嬉”。

接下来就是要仔细考证这三首诗的创作时间,能够得到一个大概的时间节点,参考的是白玉蟾的内丹先行记录。白玉蟾自己记录的内丹修行主要经历恰好有三次,如果与三首诗对应起来,那么第一次可能是淳熙乙巳年,即1185年,这也是白玉蟾少有的1194年以前的痕迹。第二次是开禧元年1205年,第三次是嘉定年间,大约是在1213-1215年间。顺便找了点宋朝水灾的记录,发现1200年前后几年发生水灾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这也恰好和白玉蟾的诗相对应。再对照白玉蟾说过的“六十四年都是错”、“三十三年之蹭蹬且过壬寅”等线索,这里大胆假设,在1185年到1205年间是白玉蟾经历情劫的时间段,对他的打击相当深,也可能是最深,所以当他从那段痛苦的经历中解脱出来以后,就把这段时间中的某一年认定为是自己的重生的时间还是挺合理的。

所以,能不能这么理解,白玉蟾是生于1134年,自己说又重生于1194年,于是弟子彭耜才会有了“盖绍熙甲寅”这一说法。

不得不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个大写的赞,说到底还是支持绍兴说,但又给绍熙说一个合理的解释,颇会和泥。

白玉蟾生日的研究,除了上面三种主要的观点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观点,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服力不足。比如有些人认为白玉蟾是生于1194年,但卒于元代中期,大约是1321-1341年间,还有人说他是生于116x年的(这个数字不能写,否则发布不上去,道友们知道是几就行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就不再多说。

总之,各种观点各有证据,又各有不足,比起张伯端的生日疑点更多,还不好考证,学者们吵起架来更热闹,在确切的证据出来之前会一直持续下去。

由于白玉蟾的生卒时间大约可以从1134年到元代中期,时间跨度达二百年左右,以至于他的很多东西都不太好确定。举一个例子来说,前面说到,很多学者认为南宗是从白玉蟾开始才真正开始的,是他发展壮大的南宗,假如他仅活了三十几岁,似乎声望、时间等条件都不怎么足够支撑他做这么多事。

最后就是白玉蟾的卒年,这也没有定论。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彭耜说的“绍定己丑冬,或传先生解化于盱江,逾年,人皆见于陇蜀,又未尝有死,竟莫所终。”这也是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卒年,1229年。不过元代虞集的《景霄雷书后序》中称百多年以后仍有白玉蟾活动的记录,但又和他“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天下”的性子不相符。如果这位活跃度极高的道士1229年还在世,让他安安静静找个地方隐居起来还真是个难事,哪能看不到他留下诗作?所以这些说法都比较含糊,一直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