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到持戒方法上,张宇初告诉我们,修道是个技术活,如果不懂建议还是找个明白点的师傅,这才是正确的姿势,是最佳的途径。此外,再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高道们都喜欢到远离人世的深山老林里去修炼啊?没人的地方干扰少,外物的诱惑也少,那些非要在菜市场锻炼读书思考的只能说是闲的,为什么要给自己的修行增加难度呢?当然,还有一个解释,那些洞天福地都是在山里,据说比凡尘俗世有更加浓郁的灵气,可以事半功倍。
最后,还有一个严字也需要讲一下。
张宇初曾经一个人思考了很久:为什么千年大教如今玄纲日坠,道化莫敷?最后想明白了,是因为没有规矩。为此,这十规里就有建立管理体制的部分,从住持的作用标准,到宫观的选址都有所涉及,制定出一套以住持为中心,各大职事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
在他想来,立好了规矩,道士们有个标准去参照着指导日常的言行,就可以达到整肃道风的美好愿望。有了规矩,道教就可以实现从内到外加以清整,有严格的戒律,才能使道士把心放到修行上,而不是贪恋外物上。
其实张宇初的十规并没有多少创新点,而且主要内容参考了全真的宫观管理体制,只不过因为他是张天师,这种自带光环的加成效果,他说的话对道教界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些东西的确对道教的风气变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十规里面还讲了很多东西,如批评巫祝,劝人积德行善、规范斋醮科仪、规范宫观经济制度,还包括符箓斋法融入内丹修炼方面的一些内容,就不展开讲了。
后世很多人都说称张宇初是对道教哲学思想加以诠释、重构、总结的集大成者,对道教哲学思想的创新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并且公认他是继张继先以来张天师中唯一有真才华的一位,这是对他在道教哲学思想方面的成就的肯定和认可。
最后再简单说几句张宇初的诗画。
张宇初留下了不少诗作,清代朱彝尊极喜欢他的诗,曾盛赞说:“宇初五言古诗,意匠深秀,有三秀韦柳之遗响。唐宋以来,释道二家并重,明初名儒辈出,而道家之有文者,宇初一人,厥后益寥寥矣”。有兴趣的道友可以找他的诗看一看,满满的山林隐逸之气,“冲邃而幽远”,就不多讲了。
众所周知郑板桥画竹子是大宗师级的,而张宇初同样精于画竹,但传世的作品并不多,所以名气不显。现存的作品中有一幅是《岁寒清节墨竹》,据说日本还有一幅《夏林清隐图》,风格和郑板桥完全不同。看他的画,再细读其上的题诗,表现出来的同样是一种追求清静无为、淡泊明志的道家心境。
另外,据明史等记载,张宇初曾师从刘渊然,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还闹掰了,以至于两位“相诋讦”,要知道那可是在天地君亲师的时代,二位关系到这份上肯定不简单,不过研究这件事的学者很少,前因后果咱们也不清楚,大胆猜测学术上的原因可能性最大。
这就是张宇初的冰山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