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道家四大流派的去留(2 / 2)

攻打岭南的时候当敢死队,北边修长城的去做苦力,要不听话,要不死。

在秦始皇的眼里,在大秦律的约束下,这些人要么死了,要么你就给官府干活,为大秦做贡献。

所以杨朱学派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在当时的环境下,几乎就决定了这个学派已经没了。

毕竟人可以自私自利。那你可以藏在心中,不可能大声的喧哗出来,这个学派说白了就和傻逼一样,就那个……宁可在……哭。也不再……笑的那种观点一样让人唾弃。

秦风之所以划掉这个学派,并不是说要对付这个学派,而是即便是他撒手不管,这一个学派也就要活不下去了。

毕竟在大秦,在大秦律的执行和约束下之下,没有这些人生存的土壤。

第3个学派就是老庄学派,老庄学派里面最代表的人物就是庄周,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庄子。

庄周完全延续了老子的学说,并且把它进一步推进和发展。

庄周的贡献是把贵生、为我延伸出了达生和忘我的境界,并且提出了道我合一。

这个道我合一的思想,对后世道家思想的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

道家的合道这个观点就是从庄子的思想引申出来的。庄子认为道是一种宇宙精神,人也有自己的思想,把道的宇宙精神和人的思想完整的集合,就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的境界。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的规则,是不生不灭的时空,人、道合一,也就具有了道的绝对性、创造性、永存性、普遍性和无为性,无处不在,得以永生。

而且庄子思想讲究的是平等性,也就是人人平等,万物平等,不必过于执着于是非。

这个学派后劲很大,影响也很大,甚至于后来居上,直接吞并黄老学派,成为后世道家道教的主流。

秦风想起和自己的师父墨如风居住在一起那一个成天喝酒、梦蝶的家伙,脸上露出了一些微笑。

在这个学派上面打了一个对勾,然后下一个就是稷下学派。

道家的稷下学派最后发展出来的就是黄老学说。

薛老薛说非常的有张力,发展就非常的全面,而且非常有侵略性。

这个学派是在稷下学宫形成,是老子的思想,道家思想和稷下学宫各个学派互相争斗,互相融合之后形成的以道家为思想的学派。

道家的无为包容性很大,这让道家的稷下学派的内容涵盖的非常的广,形成黄老学派。

大秦时期,黄老学派已经融阴阳学派、儒家学派、法家学派、墨家学派等各大学派的观点,从而形成三大核心。

第一个核心就是修行,所谓的修行也就是修身养性,长生久视,内外丹修行的丹道,甚至还有符箓、咒语等。

第二个核心就是红尘修心,也就是治世之学,研读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就是后世非常熟悉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第三个核心就是致用,也就是学以致用,这个核心也就是一以科学为中心,这个涵盖的最为广泛。

以形而上的本源为主题,以形而下的手段为辅助,养生、方技(医术、占卜术、占星术、相术等)、数术(以阴阳五行推演的所有学问包括但不限于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行法)、兵法、谋略等各种学问结合。

他们的学术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实用性。

秦风看到这个黄老之学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些犹豫,黄老之学是在楚汉之后整个九州大地一片苍夷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就是这个学派让一个羸弱的汉朝在短短地70年再次称雄天下。

这也用事实证明了黄老学派的实用性,而他们的衰败也是取决于他们的清静无为,制约了汉武帝的雄心,被董仲舒钻了空子,把黄老之学废了,使用了儒家。

清静无为是盛世良方,可以让国家迅速兴盛起来。

所谓的清静无为治理天下,也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管,而是少管多帮。

生存就是人的技能,只要别使绊子,老百姓为了生存过上更好的日子。都会想尽办法辛勤的劳作。

所谓无为就是你最好少管闲事,这样反而让社会欣欣向荣。

管的太多,没事的时候弄一个什么……管,弄一个什么……村,总而言之,把老百姓所拥有的财路全部给封死。

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治下规规整整,清洁无瑕一眼望去干干净净,那老百姓怎么活下去?

要想干干净净,还不如把那些提出建议的扔在沙漠里面,让他们去那里去看风景,一眼望去黄沙漫漫,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省得成天的瞎逼逼。

秦风收回了自己的飞驰的梦想,感觉自己想的有些远了,也就是说黄老学派的这个无为而治。对峙一天下也是非常有用的。

只不过大秦和法家深度契合,现在真的不适合。

大家是需要一个统筹的计划,其实现在的大秦,老百姓种地是官府管辖的,官府需要什么就让老百姓种什么。

需要粮食那就种粮食,需要桑麻了,那就种桑麻。平时的时候,官府会下发通知,规划这些土地,有多少地需要种糜子、谷子、稻子、菽类等粮食,有多少土地需要种植桑麻、蔬菜、瓜果等。

甚至老百姓养多少鸡,养多少羊,养多少猪,那都是有规划的。并不是说你随便养就行,随便种就行。

秦风想到这里也有一些头疼。不过我还是有豫犹犹豫豫的在这个稷下学派这个学派上面打了一个对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