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马博天简单讲了一下这幅李东阳的书法,写的不错,但是市场价起不来。</P>
而且人家这起拍价起的太高,估计很难拿下。</P>
马博天不禁摆摆手,“明天我帮你举牌,起拍价高,你难,别人也难。你不敢举,那别人也不敢举,到时候就抢抢看了。”</P>
旁边的鉴定师见我们似乎对这幅书法感兴趣,不禁就问我们要不要上手。</P>
我摆摆手表示算了。</P>
其实这幅书法呢基本是开门到代的东西,假不了。</P>
而且,谁会做假李东阳的东西呢!</P>
要知道能把字写成这样的,其本身就是一个大书法家了,随便拿去卖,多写几幅也未必会比这古董钱少。</P>
所以,不用看。</P>
这幅书法呢,我说了这么多,其实看的时间也就不到十分钟。</P>
看完没上手就继续往下。</P>
大多数东西也都是瞄一眼的份,不会耽误太多时间。</P>
直到我们差不多看完整个预展,在最后展览的边缘让我看到了一幅画,方才停下来。</P>
这画呢,本身并不突出。</P>
展出来的尺寸也很小,约莫长九十公分,宽不到三十,是个手卷。</P>
画是绢本设色的画,放在展柜里,还有将近一半是被卷着的没有展开。</P>
所以这不禁就让我忍不住问了一嘴,怎么没展开呢。</P>
旁边的鉴定师说,画的内容就这么大,没展开的是画的题目,这个很长。</P>
但是由于展柜尺寸所限,所以仅仅展开了画,而没有把标题给露出来。</P>
我听得点点头,其实这法国佬所谓的标题,用我们装裱术语讲就是引首。</P>
很多画的引首就是几个大字,比如:秋山行旅图、百花图等等,就是画的名称。</P>
所以,人家这么一说我也就准备转身离去,因为这画没什么好看的。</P>
一来品相不好,画面已经有些模糊了。</P>
这画呢粗看也是老东西了,估计是被这欧洲人买回来挂在家里当装饰,时间长了画面就受损模糊了。</P>
另外我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是因为,我一眼扫过去,竟然在画上没看到任何落款题识,以及哪怕一方印章。</P>
也就是说这画是幅无名之作,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画的,无法断代。</P>
所以,综合起来,这幅画也就没有多大价值了。</P>
我转身的时候是顺便扫了一眼旁边放着的标签,上面给的估价是五千欧,起拍价三千欧。</P>
说实话,这个价都高了。</P>
我估计流拍的可能性很高。</P>
那标签上写的是法语,看数字那没问题,但是其他文字我就看不懂了。</P>
但是,那标签上关于这幅画的名称其中有几个字母我是看的懂的。</P>
因为,很明显是汉语的音译。</P>
Shile écouter</P>
我赶紧问旁边的翻译这标签上写的是什么意思。</P>
人家告诉我,标签上写的是:</P>
《石勒听讲图》</P>
作者:佚名</P>
我这听完翻译的话,心中不禁一愣,大脑跟回放电影似的,赶紧往回倒片子。</P>
咋了?</P>
你想想,这跟我们刚刚看的那幅李东阳的跋文中的主角不是一个人么!</P>
石勒!</P>
“石勒令人讲汉书……”</P>
这,不就是听讲么?</P>
还有,“此图殆元人所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