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事小会(2 / 2)

果然如此,虢公忌父、虢林父和辛追三人露出了然之情。

“事实上不只是‘战争公债’,包括日常所需,均可发行相应时限和利息的国家债券,已度过国库空虚之时;这些债券以我虢国信用为背书,以平日里君上施政之信用为本,当有不少国人购买;甚至此类债券,也可向其他诸侯国兜售。”

当然此刻的郭猛绝不会轻易向其余三人介绍国债的内债和外债区别,所谓的“内债不是债”等等概念,只要能让三人接收发行国债的观念,即是成功了一大半。

当然了,内债还好说,可以靠着虢公忌父过往在国内的信用做保证,而不需要抵押之物;对于其他诸侯国而言,没有一些实打实的抵押物,郭猛可以想象到将国债兜售出去的难度将有多大。

历史上最早发行国债的国家乃是英国,为了能让国内外贵族们放下心来,承诺国债用英国每年的盐税进行冲抵,而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次类似国债的行为,则是西汉景帝时,为了平定七国之乱临时向全国借钱,承诺打赢七国后将双倍偿还。

对中国而言,西汉景帝的临时性措施并没有成为长期财政工具保留下来,较为可惜;毕竟对于一个农耕国度而言,突发的军费支出,与夏秋两季才能到手的粮食收入,存在着一个时间错配窗口,古代中国往往只能看长期的国库盈余来应对类似军费或者灾害赈济的支出,而缺乏类似国债这种工具进行财政上的辗转腾挪。

国债的好处毋容置疑,历史上的英国靠着国债的成功发行,实现了以1000万人口的国家,耕地质量和面积不到老对手法国一半的水平,却在财政收入上压倒了人口2000多万的法国,为英国最终在海外殖民地的争夺战击败法国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同时英国通过国债的发行,成功将国内看好英国国策并购买国债的贵族和富豪们绑上了同一条船,随着对外战争的胜利,共享战争红利;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购买更多的英国国债,从而为英国的扩张提供更多的追加本金,进一步增加了英国对外作战的财政能力。

“因此,发行国债,更是可以将国内支持君上的人员有效区分出来,以实现国家发展与个人家族发展共同兴旺。”

“但是如果战争失败了呢?”

嫡兄虢林父显然今天被郭猛刺激不少,不住地寻找着郭猛方案中的缺点。

“如果战争失败,战争公债的负面效果将会加倍,使得支持君上的国人或贵族们实力严重受损,势必影响整个国家长治久安。”

尽管不想承认,但是发行国债用于战争,如果失败了或者说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反噬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尤其是战争公债认购者以外国政商人员居多的情况,更为致命。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尽管极大的挫败了沙俄,但是在和谈中沙皇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光棍态度,摆明要继续打下去就奉陪下去的态度,而日本财政已经无法支持旷日持久的大战,急于签订停战协定,结果就是从英美认购的战争债券成为了日本脖子上巨大的绞索,长期让日本国内财政极度紧张。

如果不是不到十年后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借着欧洲列强们打仗的东风,大肆倾销其产品赚回大量外汇,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借下的国债欠款,很可能会成为日本数十年内的巨大枷锁。

当然日俄战争中,日本从外国借的款项太大也是不争的原因,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花了18亿日元军费,而当年财政收入不过是2.25亿日元,军费是财政收入8倍,战后协议没能得到巨额赔偿,无法抵消花销,自然也就负担沉重。

而对于郭猛极力鼓吹发动的对犬戎部落的大战,如果战败,或者不能夺得足够多的战利品,那么势必影响国债的偿付,极大的动摇国人对虢公忌父的信心,甚至于出现全国骚乱也不一定。

但是对熟知卫青和霍去病战史的郭猛而言,这种冬末春初突袭作战,在使用之初有着极高的成功率和收获,足以偿付借来的国债。

而更重要的是,与虢国敌对的犬戎或者白狄赤狄等游牧民族,对于虢国以往的国力和战力有一个固化认识;如果成功引入国债这个财政工具,足以将虢国的军事实力猛然拔高一倍甚至数倍,这将会大大超出游牧部落们的认知,从而达成出其不意的战争效果。

——只是,自己的便宜老爹能否认识到这点,郭猛的心中完全没底。

在难言的沉默之后,最终虢公忌父的声音再度响起。

“猛儿,你估计应该发行多少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