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摇曳之下,一个看不清脸的人正躺在榻上,两名丫鬟为他捏肩。</P>
左惊飞走进来,抱拳行礼。</P>
“主人,郡主今日见了吏部尚书,潘樾要调回京城了。”</P>
那人听了,慢悠悠地说:“查完了禾阳,这是要进京查我了?”</P>
“我们在禾阳没留下任何线索,他应该还不知卓山巨的背后是您。”</P>
“一个毛头小子,还想掀起什么风浪。去安排安排吧,等他进了京,可别让他闲着了。”</P>
那人换了个躺姿,感受着丫鬟捏肩的力道,发出舒服的哼声。</P>
*</P>
百花宫门口,一排歌妓袅袅婷婷地出门,上了马车。</P>
青帝和潘樾站在一旁,目送她们。</P>
“柳街三巷,每年送姑娘们进京,对方都把我们安排在那处宅子里,等姑娘们休整妥当,他们验收完毕,再派人接走。”青帝说。</P>
“好。那你先行一步,我交接完县衙之事,便即刻进京与你会合。”</P>
我会派人在巷子口,只要撑一把红伞,便有人来接你。”青帝看着潘樾,诚恳道:“潘大人多加小心,百花宫姐妹们的性命都在你手上了。”</P>
“潘某自当尽力。”</P>
青帝施礼,在芸儿陪伴下上了马车,行驶向远方。</P>
“圣旨到!”</P>
一队禁军护送着太监进了县衙院子,县衙全体胥吏在潘樾率领下接旨。</P>
太监展开圣旨,宣读:“应天顺时,受兹明命,闻禾阳吏政清明,诸班各尽其职,县令潘樾,勤勉尽责,深得民心。即日,潘樾离任禾阳县令,返京述职。”</P>
“臣接旨!”</P>
潘樾接过圣旨,恭送太监离去。</P>
刘捕快等人上前祝贺,恭喜潘樾高升。</P>
潘樾对众人说:“潘某在禾阳这段时日,承蒙各位的鼎力协助,今晚我请大家喝酒,不醉不归。”</P>
当晚,饭堂内菜色丰盛,觥筹交错,好不热闹。</P>
酒过三巡,众人已经醉意盎然。陈三醉醺醺地给杨采薇敬酒,说:</P>
“一开始,我压根不用正眼看你,心想,一个女子,为了追夫才来到县衙,这不是胡闹嘛!但相处下来我才汗颜,跟一个初学仵作的女子相比,我堂堂丈夫,竟如此不堪!”</P>
杨采薇谦虚道:“其实,只要陈仵作用心,定能精进。”</P>
陈三摆摆手说:“不必安慰,我知道这些日子我很丢人,只是恳请上官小姐日后有时间再回禾阳,我一定让你刮目相看。”</P>
“行!”</P>
刘捕快端着一碗酒,来到潘樾面前,潘樾笑道:“刘捕快,我这一走你该松了口气吧?不用再担心挨板子了。”</P>
“不,我只觉得大人来得太晚,那顿板子早就该打了!”</P>
他话说得圆滑油腻,表情却十分真挚。</P>
“在您来禾阳之前,我们这些人虽说是官府的差人,但什么都不能做,什么也不敢做,成日里只会欺下瞒上混日子,老百姓看不起我们,更有不少人,说我们不过是四大宗族的看门狗!您来了之后,县衙才真的是县衙了,做对了事,破了案子,现在穿着这身官服出去,也敢昂首挺胸了。这一切,都多亏了大人……”</P>
刘捕快说着说着,铁汉柔情,还擦了擦眼角的泪花。</P>
旁边的衙役们也不禁发声感慨。</P>
“是啊,多亏了大人……”</P>
潘樾欣慰一笑,举起酒杯面向众人,朗声道:“其实,潘某此番来禾阳只是短暂任职,但禾阳乃各位的家园,即使我如今离任,希望各位日后也能如现在这般,竭尽全力守护好你们家园,还给禾阳一个真正的太平清朗。”</P>
“大人放心,我等定不负大人所望!”</P>
*</P>
酒局散场,潘樾扶着杨采薇穿过走廊,二人都有些微醺。</P>
杨采薇感慨道:“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刘捕快、陈仵作他们变化这么大。”</P>
“刘捕快当年也是一腔热血,只不过好好办案的人在这里都立不住脚,他为了照顾家人,不能丢掉工作,才渐渐变成这样。”</P>
“只能说环境使然,若为异己,非死即疯。”</P>
“是啊,师父疯了,你也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我当初来找你的时候,万万想不到会让你经历这些。”</P>
“过去发生的一切,我无悔。潘樾,谢谢你来了,谢谢你找到我。”</P>
潘樾和杨采薇深情对视,潘樾摸着她的头发,说:“明日便要离开这里了,回去收拾一下吧。”</P>
杨采薇正要走,突然想起什么。</P>
“对了,有件东西差点忘了,你跟我来。”</P>
杨采薇向小花园走去,潘樾不解,见那边黑黢黢的,便在廊下取过一盏灯笼,跟了过去。</P>
她来到小花园,在花丛中寻找着,说:“应该是这里。”</P>
杨采薇蹲下拿起一块石头开始挖土,潘樾在杨采薇身边打着灯笼,不知何意。只见</P>
杨采薇挖出一个小坑,在里面找出了之前埋的潘杨玉佩,擦拭干净。</P>
玉佩反着月光。光洁温润如往昔。</P>
潘樾故意说:“哦,我说这些日子一直没见到它呢,原来你又把它扔了。”</P>
“那时候你都有郡主了,我干嘛还留着?”</P>
“你跟阿江眉来眼去的时候,我也没扔啊。”</P>
“诶,你还怪我了是吗?”</P>
潘樾忍俊不禁,把灯笼给杨采薇,拿过玉佩,柔声道:“怎么会怪你?我只是不想它们再分开了。”</P>
他解下自己的玉佩,两个玉佩对到一处,合为一个“好”字。</P>
*</P>
京城,刘记当铺。</P>
卓澜江抱着剑坐在当铺内,还漫不经心地喝着酒。</P>
众伙计鼻青脸肿,不敢上前,有客人进来,看到这人架势,怕碰上麻烦,转身走了。</P>
一个伙计向独眼掌柜耳语了几句,递给他一张字条。</P>
卓澜江淡淡一笑,问:“怎么样掌柜,我当的东西估好价了吗?”</P>
掌柜走到他面前,递给他字条,说:“有人对你的东西感兴趣,你去这里谈吧。”</P>
卓澜江打开一看,上面只写着四个字:洪福酒楼。</P>
街道上人群熙攘,卓澜江提剑而行,感到身后有人在跟踪。</P>
白小笙紧盯卓澜江的背影,他快走,自己也快走,他慢走,自己也慢走,他停下,白小笙也赶紧停下,躲在一个纸鸢摊位前,用纸鸢挡着自己的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