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鬼市出货,价值上万的三八刺刀(1 / 2)

华夏。</P>

中江省。</P>

青州市。</P>

给上千人的一个团提供补给是什么体验?</P>

陈赶超发誓。</P>

自从打记事儿起,他就从来没有如此主动勤奋且忙碌过!</P>

按照李云龙给出的人数,红9军25师171团全团上下共计1033人。</P>

按照每人每天1.5斤来算。</P>

四舍五入。</P>

每天就需要提供足足1600斤的粮食!</P>

没错。</P>

是每天!</P>

想要把如此多的粮食补给送到李云龙那里,陈赶超面临着两大困难!</P>

第一是资金。</P>

刚刚兼职跑外卖的陈赶超,显然没有实力直接养下一支千人大军。</P>

李云龙那里穷的更是兜比脸还要干净,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是一律没有!</P>

好在和李云龙沟通之际,陈赶超猛然想起了曾经在拍卖网上看到的一件拍卖品——</P>

三八大盖刺刀!</P>

三八大盖刺刀也叫三八刺刀。</P>

这种刺刀在二战战场上用处并不算太大,但对于缺乏弹药的华夏抗日军队,以及沦陷区受日军残害的百姓而言,这种刺刀却是一件威力十足的兵器。</P>

抗日战争爆发后。</P>

由于日本需要大量的步枪,刺刀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三十年式刺刀的做工也随着时间越来越差。</P>

刀身的表面处理进行了简化,做工也大不如前。</P>

到了战争末期。</P>

由于日本的资源极度短缺,熟练工人也极为稀少,这一时期的三十年式刺刀做工极差,甚至刀鞘都由铁质改成了木制,收藏价值也是极度缩水,放到后世只值可怜的200元左右。</P>

好在。</P>

李云龙所提供的刺刀,都是在一场场硬仗中战士们缴获来的,刺刀做工精美,刀身还进行了发蓝处理,反射光线较少,不易暴露目标,堪称三八刺刀中的精品!</P>

再加上减少了88年的岁月洗礼。</P>

对比拍卖网上售卖2000元一把的精品,品相堪称一骑绝尘!</P>

只可惜时间太过于仓促,为了尽快将物资变现,只能前往青州市古玩街鬼市出手。</P>

所谓“鬼市”,一般凌晨两三点开始,一直到天亮的时候收摊。</P>

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交易双方的面孔,也不知道是和人交易,还是和鬼交易,故称鬼市。</P>

因为所卖商品鱼龙混杂、来路不正,顾称鬼市!</P>

三八刺刀这种东西,往古玩上靠可以勉强称为藏品。</P>

但要是堂而皇之地在大庭广众之下售卖,妥妥被安排个出售管制刀具罪名带走。</P>

相对比下。</P>

鬼市里交易虽然价格偏低,却也足够安全!</P>

李云龙给他传递来了26把刺刀,陈赶超并没有一次性抛售出去。</P>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P>

三八刺刀这东西虽说谈不上是什么稀罕物,但一次性都拿出来,价格必然会大打折扣!</P>

更何况。</P>

这一批得来的刺刀,也是李云龙那里能提供唯一值点钱的东西。</P>

要是一次性都低价卖光了,承诺给李云龙后续的物资也彻底没着落了。</P>

应付了眼前第一批“供给订单”后,后续留下的刺刀完全可以待价而沽,在网上寻找出高价的买家卖出去!</P>

经常混迹鬼市的多是古董贩子和挖坟掘墓的主,对于东西是真、还是老物件,即便不用眼睛看,哪怕是用鼻子一闻,都能闻出具体的年代。</P>

如此好品相的军刺,而且一出手就是好几把,陈赶超一“出摊”就被几个识货的买家团团包围!</P>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P>

六把三八军刺直接变现元!</P>

这绝对称得上是陈赶超毕业后收获的第一桶金!</P>

解决了资金问题。</P>

陈赶超便面临了第二大难题——</P>

传输物资的种类!</P>

他和李云龙之间建立的通道,要只是简简单单地打个“视频通话”是非常便捷且愉悦的。</P>

上一次给李云龙送过去的盒饭恰好是扁平状且体积小,但要是大批量的传递粮食......</P>

就屏幕巴掌大点的地方,当真有些吃力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