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改革良策(1 / 2)

醉殇 秦玥枭 1031 字 14小时前

胡宗宪颔首赞许,说道:“你所言甚是,改革盐法,方能治本。然此事体大,须得深思熟虑,方可定策。诸位尚有何见解,不妨各抒己见。”

众幕僚听闻胡宗宪所言,皆神色凝重,深知此事关乎国计民生,不敢有丝毫懈怠。一老吏缓缓起身,拱手道:“大人高见,改革盐法,实为治本之策。然此事牵涉甚广,非一朝一夕之功。窃以为,当先稳其现状,再徐图改革。可令各府州县,严加监察盐运,以防商贾再行阻挠。同时,亦可广纳民意,察其利弊,而后定策。”

胡宗宪微微颔首,神色更为凝重,沉吟道:“你言有理,改革盐法,实非易事,须得审慎而行。然则,现状虽稳,犹恐商贾复萌恶念,阻挠盐法。我意以为,当双管齐下,一面严加监察,一面广纳民意,而后徐图改革。”

于是,胡宗宪定策已决,即命各府州县,严加监察盐运,以防商贾复萌恶念,阻挠盐法。又令幕僚广纳民意,察其利弊,以备改革。

诸府州县闻令,皆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盐运监察之事,日益严密,商贾之辈,无从阻挠。而幕僚亦广集民意,详察盐法之利弊,上呈胡宗宪。

胡宗宪览诸府州县所呈民意及盐法的利弊,细加剖析,昼夜研判,终得其改革的要旨。就延请众幕僚,聚于一堂,宣示其改革之策道:“盐法之弊,根深蒂固,实乃历朝积习之所然,非一朝一夕之寒。如今我欲革除其弊,非惟勇猛精进,更须深思熟虑。必先立其本,而后方能徐图其末。我意以为,改革盐法,首当定盐价之平,使之公平合理,无偏无倚。如此,则商贾无以暴利自逞,百姓亦得其实惠,此乃安民之道。再者,须严盐运之规,以防私贩之横行,阻挠国法之行。法度不严,则乱象丛生;法度严明,则秩序井然。此二者,实乃改革盐法的要务,不可不察。”

众幕僚闻胡宗宪之言,皆点头称是,神色间流露出敬佩之意。一士人起身奏道:“大人之策,高屋建瓴,直指盐法之弊要害。然改革之事,千头万绪,尚需大人明示路径,我等方能竭力而行。”

胡宗宪微微一笑,目光如炬,环视四座,道:“诸位所言极是,改革盐法,诚非易事。然我辈身为臣子,当以国计民生为重,岂能因难而退?我意以为,改革之路,首在立法,次在执法,终在变法。立法者,定盐价之平,立盐运之规,使商贾百姓,各遵秩序,不相侵扰。执法者,严刑峻法,以儆效尤,凡阻挠国法者,必惩之不贷。变法者,察民情的变迁,应时代的需求,适时调整盐法,使之更为公正合理。”

胡宗宪既陈改革之要,众幕僚皆凝神倾听,无敢或懈。

一老吏捋髯而言道:“大人之策,深得治本之道。然立法易,执法难,变法尤难。我等当如何确保法度之行,不变于时,不乱于情?”

“执法变法,实为难事,然非难而不可为。我辈当以公正为本,以民心为要,方能确保法度之行,不变于时,不乱于情。立法既定,当须严明执法,以示国威。凡阻挠盐法、欺压百姓者,无论贵贱,皆须严惩不贷。执法者当须铁面无私,勿为私情所动,方能彰显国法之威严。至于变法,当以民情为鉴,以时势为据,适时而调,使之更为合理。然变法亦须审慎,不可轻率从事,须详察民情,洞悉时势,而后定策。如此,则盐法之弊可革,国计民生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