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也好、律法也好,新出来时很难十全十美,时间久了总会有人发现其中的漏洞。
而对于互市上的那点漏洞,特别大的商队,即使发现也不会去折腾。
因为那些人能把买卖做大做强,最不缺的就是眼光,有折腾那个的时间,他们能挣更多的钱,再说为了这点利益把上头人给得罪了,不值得。
所以会这么干的,就剩下那些半大不小的商队。
他们雇佣一些人,伪装成小贩,把自己的货物分散去卖,挣到的钱再用来分散收购其他货物,这样一出一进,能少交点税费。
姜启的四个弟弟,没有本钱去投资大商队,又想从中获利,多方观察下发现了这个隐秘的挣钱方法。
之后就专门成立了一家,给人进行分销和收购的铺子,积少成多,渐渐的竟也挣了不少钱财。
他们的这个赚钱方法怎么说呢?说好听点叫合理避税,说不好听点叫“薅大夏羊毛”。
好与不好,端看上位者的态度,以及做这个事的人是谁。
事实表明,姜启是个快穷疯了,一个钱币恨不得掰两半花的人,做这事的是他觉得还算老实的弟弟们。
事情一下子就尴住了!
姜启气的不行,认为那几个弟弟哪怕不能像姜团,为大夏的发展和王朝的稳定作出贡献,至少要老实听话,别拖后腿。
四个弟弟也觉得自己很委屈,他们也没干什么啊,一没有偷偷的做买卖,二没有仗着自己的身份杀人放火。
不就是利用身份之便,稍稍钻了个漏洞挣点钱,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点,怎么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不仅又被叫进皇宫里臭骂一顿,还要停止买卖,这让他们非常委屈。
看看别的朝代皇室,不是占据高位,就是生活奢华自在,只要不干出来特别天怒人怨的事,还会被人夸奖,怎么到了他们这里就差了这么多?
没有高官厚禄就算了,还要吃穿节俭、安分守己。
说起来他们的地位好像很高,是皇帝陛下的弟弟,皇太子的叔父。实际上呢?还没有一些小世家贵族的人过得好。
这让他们心里怎么平衡,都快委屈死了!
好,他们知道自己的皇帝兄长确实穷,把钱财看重要一些勉强理解,可现在这又是怎么回事?
竟然越过他们,让太子和太子妃给那个不知道从哪儿跑出来的野小子行礼,这是对他们的极大不尊重,是侮辱!
还是那句话,兔子急了还咬人。
姜启的几个弟弟自觉受辱,就算很怕姜启,就算以前因为想对姜团出手,已经被罚过,他们依旧决定要做些什么,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当然,怂了半辈子的人,又没到活不下去、必须孤注一掷的时候,指望他们干出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难。
在姜怀的婚礼过后,他们聚在一起,商议了好几天,商议到报纸已经开始宣传科举的事情,才勉强商议出来一个自认为成功率很高,不容易被人查到,就算被查到,也不会让他们受多大惩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