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尘埃【求订阅】(1 / 2)

第235章尘埃【求订阅】

战火纷飞之下,没有任何人能够幸免于难。

这是战争的铁律。

即便是陈氏中的族人也不例外。

或许那些割据的诸侯在听闻他们是陈氏的子弟时候,会手下留情放他们一马,但这世上的危险又何止是一个个的诸侯呢?

世上风险有许多,战乱的时候尤其多。

陈居回过头,握住了陈夫人放在自己肩膀上的手,脸上的神色却没有丝毫的动容。

满地狼藉与尸体,就连远处的颍川郡城都已经破破烂烂,当战火暂时停歇的时候,从双方的大军中开始出来人手收拾战场。

而这个时候,秦皇做出了一个诸侯们都无法理解的事情。

蹲在这士兵旁边,也同样等着士兵为他们写信的士卒们脸上也都是带着悲戚之色。

他看着陈夫人说道:“陈氏祖训【问心无愧】,既然他们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那么就要承担起来属于自己的责任,这是他们的道,也是他们的路。”

村里面到处都是喜庆的颜色,或许是因为即将抵达元月,要过上新的一年的原因,人们的脸上多多少少都带上了欣喜的神色。

他的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木框,里面装着几个鸡蛋,这是家里的母鸡下的蛋,他们家里的人都不舍得吃。

这才是大部分黔首、普通士卒的下场。

而对于诸侯们来说,这是一个并不算赔本的买卖。

陈居点头:“是的。”

陈居并没有因为陈夫人的短视而生气,也没有因此而发怒责备陈夫人,他只是与陈夫人对视,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睛中的情绪。

军帐中

楚国的军队驻扎在这里,他们要防备着的是同样驻扎在对岸的张楚军队,张楚政权这几日蠢蠢欲动,似乎想要吞并东楚国,从而实现增强自己实力的目的。

这里方才经历过一场战争,一场十分惨烈的战争,交战双方是张楚政权以及颍川郡的郡守。

他在给自己的家人写一封家书。

在乱世中他们并没有积蓄太多的粮食,所以城中的粮价已经飙升到了一种无可限制的地步。

“马上要新的一年了,这也是村民们的一点心意。”

沛县

刘邦一脸急切的看向萧何:“先生,陈胜意图攻伐我沛郡。”

在陈伦他们主仆二人抵达这个村子之前,这座村子几乎要爆发足以覆灭整个村落的灾病了。

“此事该当如何?”

这些粮食必须分发给黔首,也要求他们必须是“赈灾”,至少不能像现在这样看着饥荒蔓延,而置之不理。

人们几乎已经发展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这个古老而又带着些野蛮的民族在这种情况下爆发出了属于他们骨子里的兽性,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够如此。

村子河流上方有许多的尸体,村民们并没有发现,然而这些尸体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且是饥荒而死,许多病菌随着河流而下。

陈居站了起来,脸上的神色中带着些许复杂:“这世道如此,战乱祸及天下,难道陈氏就可以幸免于难么?”

如今灾病消散,也是时候离开了。

无论是哪一方面的书籍,那些“诸侯”也好,余孽也罢,都可以从这里换取粮食,但——秦皇有一个条件。

这样的家书就连这位士兵自己都不确定是否能够送到家中,但是他却不想放弃任何的可能性。

武烈二年,冬。

那些权贵们、英雄豪杰们走路带起来的烟尘落在他们的身上,都是一座足以压垮他们的大山。

“夫人,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难道你不知道么?”

他在书信中写明自己一切安康,写明自己如今在军中能够吃饱肚子,写了项羽的威严恢弘,也同样写了可能即将到来的战争。

他抬起头,望着天边的月亮:“这世道啊。”

而在这样子的和平之下,有一个政权做的事情却是令人无比的害怕,那便是“东楚国”。

他在保证秦国国内黔首们有足够粮食,而不至于饿着的时候,提出交易。

“不经历战乱的苦楚,陈氏中的子弟怎么能够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呢?”

陈居轻声说道:“夫人还记得陈氏中的子弟,入朝为官后担任的最小的官是什么?”

“吱呀——”

陈伦坐在屋子中,神色中带着遗憾的看着屋子里的东西。

大部分的尸体只能够漂浮在护城河中,而后随着护城河的河流飘向不知道什么地方,也有一部分尸体随意的在地上,之后便是腐蚀亦或者被动物吃掉。

用秦国内的“陈粮”来换取书籍。

陈夫人一愣继而说道:“怕是司寇之位吧。”

万物复苏的季节,正值春耕的时候,所以如今天下仅存的几个政权都停止了战争而开始春耕,他们都知道若是自己无法完成春耕,领地内的粮价会变成什么样子。

“陈氏站在高处太久了,太久了。”

“彼儿若是想要继任家主,有所成就,就必须是走每一任家主走过的路,去天下看这黔首,去看这人间的苦难,去游历,去将自己的所学与自己的所闻结合在一起。”

“不接受这些、不看到这些,不亲身经历这些,陈氏的子弟们永远都只是一朵漂浮在半空中洁白的云朵,他们不知道人世间的疾苦自然也就无法为黔首们争取更多。”

说到这里,陈居又是笑了一声:“当然了,更重要的却并不是此。”

在经历了无数的思考、挣扎和犹豫之后,张楚政权的陈胜终于抛弃了脑子里唯一的一点理智,他必须要拿下颍川,因为这里实在是太重要的!

一个十岁的少年、无病无灾,只能够卖一斗米,而且是糙米。

并非是所有的尸体都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

又不是其他的。

他负手站立在窗边,声音中却带着感慨:“而且,彼儿已经如此年纪了,我们是时候该遵守他的选择了。”

陈伦按了按额头,看着手中的医书点了点头:“是的,该走了。”

那少年也是点头。

没有粮草,休说战争,就连如今的地位他们都不一定能够保得住。

谁也不知道。

“即便我是陈氏家主,也无权干涉这些。”

这些年来陈氏自然有人在朝廷为官,十六卿的位置便是最小的官了,而像是陈氏的嫡系一直站在大秦的最高层,被任命为丞相的位置,主管天下的事宜。

他的手中握着一枚棋子,将之放在棋盘上。

此时的屋子中传出来一道斯文的声音:“拿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