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看为师通天代(1 / 2)

第253章看为师通天代

什么样子的人能够成为皇帝?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儒家喜欢“仁德”的帝王,所以在孔孟看来,必须要“爱民”的人才能够成为皇帝。

墨家提倡“兼爱非攻”,所以在墨家看来,能够重用贤才、不以阶级来区分天下人的人,不发动非正义战争的人才能够成为皇帝。

法家重视“法度”,所以在法家看来,能够以权势、威势慑服天下人的人才可以成为皇帝。

陈氏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陈氏的思想理念较之更为“杂糅”和“先进”一些,在陈氏看来,能够严明法度、重视爱民、恪守己身的人才能够成为皇帝。

“是不是你将此事告诉先生的!”

在这一刻,高高在上的刘邦或许是真的后悔了。

他们没有被高高在上的士人阶层以及统治者计算到自己爱护的范畴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持续到原本历史中文帝登基后才好了一些。

“也清楚陈氏的情况。”

这怒火是刘邦从未见过的。

“依照律法,赵王侍妾之兄,处死。”

他的脑海中想到了当年他尚且身为小小亭长时候的事情。

陈彼看着刘恒神色严肃认真:“可是臣干不出来这种事情,陈氏也永远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是不是你。”

黄巾。

不断的有官员出列弹劾赵王以及赵王侍妾之兄。

“赵王除爵。”

陈彼轻笑一声,他看着刘恒,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与陈氏,永远不会这么认为。”

唯独野心是成为皇帝的必要条件,没有野心的人成为帝王后会是一场灾难。

陈彼所说的只是一件他们认知当中的“小事”。

他有些敷衍:“如意不过是顽劣了些许罢了。”

陈彼看着刘恒,声音很轻,但话语力达千钧。

两个惩戒都非常符合律法,一点都没有过度、也没有偏袒。

“太子拜我为师,他便是永远的太子,下一位皇帝,没有人可以再动摇他的太子地位。”

“愿老师长寿如疆。”

“若如今陈氏愿意,出去吼一声,无论是太子还是赵王、淮南王等,都会眼巴巴的来到陈氏,请求拜我为师。”

刘邦再次沉默。

“你随我来。”

刘如意没有怨恨、反省过自己。

朝堂上的臣子们也都在沉默。

“这世上的人在陈氏眼中,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哪怕先秦时期那些人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再怎么动人心弦,再怎么让后世之人觉着高尚,也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一直存在的事实。

“呼——”

两人方才离开,刘如意几乎是用飞一样的速度、狰狞着神色跑到了刘恒的面前,他神色如同恶鬼。

“殿下如今认我为老师,那我便是要做一些事情当做“拜师礼”了。”

刘邦在沉默。

刘邦的脑子不由自主的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历史中,秦汉时期最普通的黔首被重视的情况只有两次,一次乃是“陈胜吴广起义”,另外一次则是“黄巾起义”。

“并非是臣的意思。”

陈彼没有丝毫犹豫。

到了后面,他开始怨恨。

至于其他的?

至于陈彼所说的黔首、话语深意中的民心什么的,他并不在乎。

陈胜吴广!

刘邦常说诸子当中,代王刘恒最不像他,这一点其实也不错。

他的眼神复杂。

他不觉着自己做这些事情有什么错,他只觉着自己身边的人错了,只后悔自己没有将事情做的更加隐晦一些。

而高台上的刘邦恰巧看到了刘如意的这副面孔,他看到了刘如意眼睛中对于黔首的不在意。

“哪怕他不愿意皇后也会逼着他来。”

所以,在朝堂上陈彼站出来的时候,刘邦以及众多朝臣是处于一个茫然状态的。

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刘邦也不曾后悔自己对于刘如意的骄纵,后悔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

在这些人的眼睛中,普通的黔首是不算“民”的。

这是怎么了?

怎么回事?

他紧紧地盯着陈彼,轻声道:“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么?”

是的,此时的刘如意认定了一件事情。

就连朝中在最末尾站着的长安令都懵了。

再之后?

这些人再一次被重视的时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是的。

继而很快的就有了答案。

陈彼走到刘恒的身边,拍了拍刘恒的肩膀:“殿下,看一看陈氏在朝堂中、在天下影响力吧。”

若此时天下再出现一个陈胜吴广,大汉能够坚持住么?

“陈氏如今有嫡系族人三百八十五人,旁系族人共一千九百四十三人。”

怨恨为什么刘恒会多管闲事。

他起身朝着长乐宫后殿走去,而陈彼也没有犹豫,跟上了刘邦的脚步。

“您能够看到那卑微到尘土里的黔首,您成为皇帝的话,天下之间无论是律法还是其他的什么,都能够继续恢复休养生息。”

“此事,便交给为师了。”

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的黔首们汇聚在一起了之后,形成的力量甚至可以撼动当时无人能够撼动的大秦,令那庞大的帝国出现一抹伤痕。

刘恒听到陈彼的话抬起头,眼神中充斥着愤怒之色。

秦国甚至不再征调兵役和民役。

他只是后悔自己对刘如意的宠爱。

这便是陈氏想要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