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房遗爱谋反案(2 / 2)

有必要一直提他去泰山封禅的糗事吗?</P>

害得刚才后世弹幕每提一嘴,他就被赵匡胤一顿打。</P>

【在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之后。】</P>

【由太子李治继承皇位。】</P>

【李治因为上面有两个哥哥,所以就没有想过要当皇帝,也没这个野心。】</P>

【哪知太子造反,被废。】</P>

【李治莫名其妙成了太子。】</P>

【等他继承皇位时22岁,这个年龄可以亲政,也不需要什么顾命大臣。】</P>

【李治的年号是永微。】</P>

【在他当上皇帝后,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P>

【非常的勤政。】</P>

【把李世民晚年时期,因为身体原因的三日一朝,改成了一日一朝。】</P>

【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李治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P>

【时常召见地方官员询问百姓过的怎么样。】</P>

【但哪怕李治如此勤政,在公元653年的江浙一带,还是爆发了一场农民起义。】</P>

【那一年江浙洪灾。】</P>

【当地官不开仓赈灾,救济灾民,反倒像往常一样征收赋税。】</P>

【导致激起了农民起义。】</P>

【这一场起义从一开始的2000左右人,迅速蔓延至数万人。】</P>

【并攻占了多地,形成了政权。】</P>

【而且这个起义军的首领,竟然是一位女子。】</P>

【不过好景不长。】</P>

【由于都是乌合之众,很快就被唐朝廷剿灭。】</P>

【李治吸取这场农民起义的教训,把徭役和一些大兴土木的工程都停了。】</P>

【以此来减轻百姓们的劳苦。】</P>

【然而,事与愿违。】</P>

【李治想要治理好国家,甚至在见到大臣们的上奏比李世民时期少。】</P>

【就直言让大臣们多多谏言。】</P>

【却在不久后,朝野之上再次有人造反。】</P>

【想要推翻李治。】</P>

【这一次造反者牵连甚广,有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李世民的六弟和儿女们。】</P>

【不过还没有等他们造反,事情就被李治得知了。】</P>

【此案最终交给长孙无忌审理,全部人都被处死。】</P>

【对此有人认为是长孙无忌为清除障碍制造的冤案,有人认为是李治巩固皇权。】</P>

【但是也有人认为造反在古代是大罪,杀了是正常现象。】</P>

后世实时弹幕——</P>

“长孙无忌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不懂养寇自重。</P>

把所有的政敌全部干掉了。</P>

最终他也被人干掉了。</P>

导致左右华夏政局几百年的关陇集团彻底覆灭。”</P>

“长孙无忌害死了吴王,也给自己挖好了坟墓。”</P>

“所以,观音婢太了解他哥哥了,之前她就有劝过长孙无忌放权。</P>

给长孙无忌太多权力,也是一种灾祸。”</P>

“长孙无忌有辱李世民对他的重托。”</P>

“回复楼上:吴王李恪最冤,被长孙无忌强行拉入此案中而被杀。</P>

李恪死前咒长孙无忌不得好死,结果真的应验了。”</P>

“房遗爱是真谋反,但是李治让长孙无忌审理,导致有不少被无故牵连。”</P>

“长孙皇后劝过李世民不要用长孙无忌,但是李世民没听。”</P>

“李治如果能力差一点,就是长孙家族的天下了。”</P>

“回复楼上:不会的,还有李绩,而且李治可不是什么软柿子,腹黑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