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到达岸边(2 / 2)

“军旗已经破损不堪,我们只能利用锣鼓来安抚士心,并传达变换圆盾队形的指令。”

话声未息,

官员迅速举起枹敲起,阵阵的锣声迅捷传递到了众士耳中。

战鼓的声音也有所讲究,

幕府发布的锣声代表着“商音”, 中级武帅发布时则是\"角音\", 辅帅以”伯鼓”敲起为徵音。而今,

鼓音持久不绝。

随着锣声越来越密集,士兵们混乱的局面开始慢慢调整。士兵行列在密集的锣鼓引导下调集收缩,最终从三角形状转为一个更紧密稳定的圆形阵型。这样排列更不容易被打乱。

由于这种战术调整,

那些本来显得零散的军阵,现在恢复了一定形态, 并减慢了项家军的攻势。

项籍自始关注战场上的每一个变动,

尽管他并未为此困扰。

他反而乐意看见这一转变。

按照兵书中的解说,《孙膑兵法》里的圈阵是一种纯粹的防守阵容, 容易固守却难以移动。

他最初有些担忧秦长青的逃离,

然而此刻,面对着对方

原本的锥形阵如今已转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外围的士兵们手持长戟、长矛和长戈,里层则是持剑的士卒,最中心的位置上是**。不过由于此次急行军,秦长青的手下并未配备强弩,仅有少许的弓箭。

在这种新的阵形**中。

杨武面色稍有回暖,然而眼神中仍透露着深深的担忧。倘若此前秦长青听从了他的提议,选择逃跑,说不定还有生机。但现在圆阵已布成,想要脱逃,必定会使军形混乱,到时兵败山倒之势无可挽回,在这种混乱中,谁能保护秦长青?

不过,尽管杨武心中忧虑重重,但他不敢多言。秦朝军法森严,他又身为军侯,若是流露出退缩之态,恐引起军心动荡,因此心中虽焦虑不安,也只能沉默以对。

秦长青神色泰然。看着杨武说:“杨武,我们不自满于胜利,也不被失败压倒。虽然你先前低估了项籍的勇武,以致于措手不及,旗帜也被摧毁,但单独一个人的武力终究难以对抗庞大的军队。”

即使几十人挡不住项籍,那便数百人,上千人,乃至于数万人!

我如今重新交还军权于你。

我的要求很简单:阻拦项籍的步伐,使之寸步难进。之前我曾狼狈逃脱,这次退者必定是项籍和他的部下!是楚国的豪族!”

秦长青双目炯炯,战斗的意志犹如熊熊烈火。一切好像才刚刚开始。闻言,

杨武心中一动。

似是捕捉到什么蛛丝马迹却又难以确定,但没有多说,迅速整顿心情,下达命令,部署防御以抵御项籍的强大攻势。

秦长青再度回到战马上。在天际泛白之中,他手持火把稳稳坐骑,像是海中的定心石一样扎根军阵间,毫无一丝退缩之意。

项籍见状,皱起了眉。

虽然他并不知道秦长青的具体意图,但他清楚目前的局面优势在于他,只要突破了对方的密集阵型,一千名秦国将士都会埋骨于此,秦长青也不例外!

他跃马至队列前首,扬声喝道:“暴虐的秦国应当受到正义的制裁!”今日本国贵族处于存亡之际,胜者存立而败者消亡!战士们!愿同我一起,浴血奋战打败秦 ** 队?然后共享此胜利之果实?”

“杀!”

“杀!”

杀喊之声滔滔翻涌。

项籍微微点头,朗声大笑:“众将士们,追随我冲锋,不打破秦军,绝不收兵!”

一声厉啸。

项籍领骑,项声尾随。

霎那之间,两股力量再度碰撞,战场如同沸腾一般。战鼓隆隆,令人热血汹涌。秦长青面容坚毅,策马观察这场厮杀的每刻变化。

战争依靠的是勇气。

先时秦军凭数量上的优势屡次挫退了项籍,接着项籍凭借自身的力量硬生生撕开了防线,在反复的冲击下,前方防线几乎摇摇欲坠,甚至有些士兵害怕得不愿填补那些空缺。

这一切秦长青尽收眼底,但却没有动作。然而……

当四周众人皆未注意到的时候,秦长青的目光凝视着东津渡的方向。之所以如此冒险行动,并不仅仅为了稳定士气避免军队溃散损害秦军威名,更因为他打算身陷其中以寻求出路牵制项籍。

他的这份决定来自于陶舍临别时的那一席话。

——奴隶!

这段对话的含义他一度困惑不明,但船行途中, ** 突然明白了。

作战,就是用智慧与策略。楚地区的形势,一直真假莫辨、虚幻实化,但一旦跳出局外观察时,其实问题简单很多。

三个大家族的终极目的是延续家族血脉。而楚贵族想借助这一时机增强势力。

对于他而言,其目的在于破除这种野心以削弱楚的实力,所以一开始整个楚地就弥漫着迷雾,他曾多次散布迷雾迷惑敌人耳目。但楚贵同样采取策略反施其计。

然而不管运用了任何手段,其背后核心的本质不曾改变。

除了三大家族为了生存斗争之外,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其余的楚地贵族,目的都在谋求各自的好处,分长、短两种利益。

专注于近利,那是眼光狭窄;而着眼于未来和大局则能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