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看到以后当场就愣住了。
张绣给的制度核心其实就两条:
宛城官吏的选拔任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优先。
还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考核。
不问出身高低,只要有真才实学,又没有品德方面的恶行,就可以来宛城做官。
由张绣定下基础,经贾诩润色丰富的“求贤令”一经宣布,就引起了本地世家豪族的激烈反对。
这种做法打破了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自然不愿意接受。
但最终还是被张绣以强硬的手段镇压下去。
也就是张绣与宛城居民齐心守城十余日,携大胜之势,又当众斩了刘表的外甥,个人威望大涨。
要是在宛城之战前推行这项政策,他这个外来户想都别想。
哪怕如此,还是有不少当地豪门拖家带口离开了宛城。
甚至一部分人干脆辞官不干,撂挑子了。
张绣也不惯着他们,但凡是辞官的,今后一律不再任用。
不但如此,张绣还推波助澜,放任贾诩对宛城官场进行排查,清理和替换那些心向荆州的基层官员。
他之前被刺杀和蔡瑁逃跑的事情,这些人“功不可没”。
至于那些因为主动辞职的空缺,正好安排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士子顶上。
这些人原本就因为出身问题无法出头,如今有了机会,個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一个人的工作量顶得上以前三个。
再加上他们确实有真本事,愣是维持住了宛城行政的正常运转。
自此,张绣恩威并施,采取诸如降低赋税、恢复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社会秩序等一系列措施,是为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