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虽然颇有心机,但他到底不是神仙,如何知道高欢已死呢?
玉璧之战爆发之前,高欢派侯景率军另道而进,从齐子岭发动攻击,为玉璧主力声援,并寻机实施偷袭,但西魏建州督导官杨标,调派重兵迎击侯景,侯景意识到没有机会可言,于是撤回河阳,为了避免西魏追击,沿途砍伐树木,堵住长达六十里的道路。
这一细节不难看出侯景其实非常谨慎,好像下象棋的时候,他几乎要算到下三步的情形才肯挪动棋子,名符其实的老谋深算。
听说高欢退兵之后,侯景心里已经在猜测高欢的生死,当接到征召他回京的书信时,终于确信高欢真的已经死了。
一封信又如何能断定形势,这还是得益于侯景的老谋深算。
侯景初到黄河以南,特别向高欢请求说:“如今我手握重兵,驻防远方,可能有人用诈术陷害,大王写给我的信,请在某个地方加上一个小点,作为密记。”
高欢虽觉滑稽,还是笑着答应了。
征召侯景的信,本是高澄假借高欢的名义写的,而高澄哪里知道父亲与侯景的约定,侯景发现信上没有小点,知道时局一定发生变化,东魏国内一派升平,能有什么重大变化呢,联想到高欢近来打了败仗,又一直重病在身,当然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高欢死了。
侯景早与高欢有了嫌隙,但毕竟不敢反对高欢,可是当高欢身死,高澄顺理成章地接管东魏的实际领导权,侯景可一直瞧不起他,尤其在上次崔暹弹劾旧臣之后,对高澄更加恼恨,曾公然对司马子如说:“高王在世,我当然不敢有二心,高王如果死亡,我可不能这个跟鲜卑小娃共事。”
高欢一族本是汉人,只是早就鲜卑化了。
因为司马子如在上次风波中受到的伤害最大,所以侯景认定他是和自己在一条船上的,但司马子如却对高家十分忠心,让侯景大感没趣。
侯景公开宣布叛变不久,邻近的颍州督导官就献出城池响应,侯景接着用计生擒豫州督导官高元成、襄州督导官李密、广州督导官暴显,同时派士卒二百人,用车队装满武器,于黄昏时进入西兖州,打算夜晚袭击,夺取城池。
不料督导官邢子才发觉这项阴谋,将二百士卒全都逮捕,并用公文紧急警告东方各州,使他们各自戒备。
消息传遍国内,东魏政府各将领异口同声认为侯景是被崔暹逼反的,请求诛杀崔暹,以平息祸乱。
高澄对侯景心存畏惧,万不得已,打算诛杀崔暹,向侯景道歉,陈元康竭力劝阻说:“天下虽没有统一,但帝国的法律秩序已经稳定,有些将领率军在外,如果为了讨他们的欢心而冤枉杀人,法令规章被废弃破坏,岂止是上负天神,更无颜下对平民。”
高澄当即改变主意,派最高监察长韩轨,率军讨伐侯景。
侯景这时动起了歪心思,虽然已被西魏任命当皇家师傅,兼中央派驻黄河以南特遣政府总监,并封上谷公,但他总觉得宇文泰也并不靠谱,所以又派助理丁和,前往萧梁呈递奏章说:“我与高澄有过冲突,请准许我献出函谷关以东,瑕丘以西,豫州、广州、颍州、荆州、兖州、南兖州、济州、洛州、阳州、北荆州、北扬州等十三个州,回归祖国,青徐等州需要写信召唤,但他们位于黄河以南,全在我的管辖之内,取得二州易如反掌,二州一旦平定,就可进一步讨论黄河以北的燕赵事务。”
萧衍接到这种奏章,止水般的心里瞬间激起偌大的波澜,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
副行政长官谢举等人一致反对说:“连年以来与魏国邦交敦睦,边境平安,没有事端,而今忽然收容他们的叛徒,并不适当。”
谢举是谢瀹的儿子,传说他听到父亲的名讳就会痛哭流涕。
萧衍内心激荡,自己早年间多次尝试武力北伐未果,如今极有可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复黄河以南,甚至有望平定全国,这种机会岂是天天能碰到的,对群臣说:“你们的话都在理,可是收容侯景,塞北就可肃清,机会难得,怎么能死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