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出叛徒湖州失陷 走江西幼主逢险(2 / 2)

百年风云 单田芳 3356 字 5个月前

韦俊笑道:“钱军师,还不供出实情吗?”钱江“哼”了一声,把脸转向帐外。丰俊按照陈学亮提供的情况,从钱江身上搜出蜡丸书,对灯光展开看了一遍:“哈哈哈哈!筹划得很不错,还想去湖北会师,建都荆襄,以图中原?真是白日做梦!”韦俊冷笑道:“钱军师,今日被囚,你打算怎么办?是为太平天国尽忠呢,还是想保住性命,嗯?”钱江也冷笑道:“大丈夫生有处,死有地。为天国捐躯,流芳千古;贪生怕死、认贼做父者,遗臭万年。钱某岂能和你们一样!”“好,那我就成全你。”韦俊命人把钱江押送到李续宜的大营,严刑逼供。钱江紧咬钢牙,一个字也不说。李续宜大怒,命人把钱江斩于营外。陈学亮见钱江已死,他也就死心塌地投靠了清军。供出了湖州的一切情况。

韦俊道:“听说你还有个哥哥叫陈学明,他现在何处?”陈学亮道:“他也在湖州,被封为十二天将,负责守把南门。”“太好了!”韦俊乐得直拍大腿,“我们现在愁的就是破不了城。倘若他能倒卖湖州,岂不立下了大功!”陈学亮道:“信息不通,恐怕不好办。”韦俊道:“这有何难,我们可以把你放回去。当面向他陈说利害,不就成功了吗?”“这个……我怕……”“怕什么?你怕他们怀疑你?不会的。你就说在码头碰上了骑巡,钱江被捕下落不明。你舍命闯出重围,逃回湖州。又没有证据,他们凭什么怀疑你?这可是你立功的好机会呀!”陈学亮想了想说:“我什么时候回去?”“现在就可以。”陈学亮点头说:“好,请把我送出去吧!”

韦俊一边往外送他,一边做了布置,并制订了联系的方法和信号,还限他在三日之内倒卖湖州。陈学亮一一记在心里,拱手与韦俊告别,一瘸一拐,消失在夜幕里。

陈学亮很容易地混回湖州,哭拜在洪仁-脚下,把事先编好的瞎话说了一遍。洪仁-大惊失色道:“钱军师被擒,消息又送不出去,湖州危矣!”忙传令加紧守城,不得疏忽。又安慰了陈学亮几句,让他下去休息。

当晚,陈学亮鬼鬼祟祟来见他哥哥陈学明。寒暄一阵后,二人退到密室。陈学亮拉着陈学明的手说:“大哥,湖州完了!”“怎见得?”陈学亮说:“小弟奉令护送钱军师。亲眼看见了清军的阵势,简直是一眼望不到边哪,水旱两路都驻满了。听说曾国荃还要向湖州增兵,还请来不少洋人帮忙。敌众我寡,岂能不完!”陈学明皱着眉,不住地叹息。陈学亮又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也不能瞪眼等死呀!”“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陈学明吃惊地看着弟弟。陈学亮站起来,亲自到门外查看了一遍,又把门关严,凑到大哥面前,把实情说了一遍,并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韦俊对哥哥抱着很大的希望,特意派我回来见你。何去何从,你要当机立断。”陈学明双手抱头,沉默不语,陈学亮又进一步说:“人家韦俊说得对。你献城也好,不献城也好,湖州是一定要破的。再说,天京完了,李秀成也死了。咱们还有什么奔头?纵不为自己着想,也该替妻儿老小留条活路吧?”陈学明终于被陈学亮说服了:“好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至帅,今,也只好走这步了。”

这俩狗弟兄又策划倒卖湖州的办法。第二天,陈学亮按着联络方法,把一封密信拴到箭杆上,利用双方交战的机会,射出城去。

第三天掌灯时分,陈学明把手下几个大将请到府中,设宴款待。酒至半酣,陈学亮突然带着十几条大汉破门而入,并把门户都封锁了,众将一看,无不愕然。陈学亮说道:“兵临城下,将至壕边。湖州弹丸小城,岂能固守?奉劝诸位,赶紧献城投降吧!”陈学明也擎剑在手:“顺我者生,逆我者亡。胆敢有不服者,请试试我剑锋利否?”众将目瞪口呆,全都傻了。陈学亮软硬兼施,又劝了一顿,诸将这才同意献城。为了保险起见,他们歃血为盟,又都签了字。陈学明马上做了部署,众人分头而去。

一八六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拂晓,陈学明大开城门,把清军放进湖州。太平军招架不住,且战且走。不到半个时辰,东、西、南三处城门都沦陷了。洪仁-刚起床,就觉着不对劲儿,刚要派人打探,突然辅王杨辅清跑了进来,大叫道:“军师快走,清军进城了!”

洪仁-一惊非小,保着幼天王洪福贵,从后门溜出行宫,奔北门冲去。路上,正遇见佑王李远继和扶王陈得才。他们三路人马合在一处,舍命向外冲杀。终于杀开一条血路,逃出湖州,向西而行。出城不到十里,又遇上清军的截击。杨辅清、陈得才、李远继都被敌军冲散,只剩下了洪仁-、洪福贵和大将黄文英,以及亲兵二百余人。他们钻进深山,越岭而行,好不容易盼到天黑,才算把清军甩开。

洪仁-查点人马,只剩下三十六人。一个个衣甲不整,疲惫不堪,简直是惨不可言。幼主道:“兵败将亡,到何处安身?”洪仁-道:“唯今之计,只好去湖北投奔侍王了。”幼主点头。他们又翻山越岭,涉水登坡,绕路奔湖北而行。九月二十二日,来到江西王山。派人一打听,才知侍王李世贤已于前二十天离开了湖北。君臣扑了个空,倍感凄凉。十月四日,他们来到石城杨家牌楼。这时,幼主身边只剩下六个人了。

杨家牌楼是个不大的小镇,仅有四五十户人家。幼天王饥饿难当,命黄文英进镇去讨口吃食。黄文英领命摸到镇口,见有一户人家,草房大院,十分宽敞。问道:“屋中有人吗?”本宅主人是个七十来岁的老者,他手扶门框,问道:“找谁?”黄文英拱手道:“我们是过路行人,错过了宿头。想向您讨口饭吃,不知可否?”老者打量着黄文英,说道:“行啊!只要你不嫌弃,就进来吃吧!”黄文英道:“我们还有几个人,都在那边听信儿呢!”老者感到有些为难,不住地晃动脑袋。文英道:“老人家,我们决不吃白食,一定加倍付钱,您老就行个方便吧!”老者想了一会儿,这才点头同意。文英大喜,把幼主、干王和大将谭体元,还有三名侍从,都领到老者家里,把几匹马也拴到跨院,迈步走进房中。

老者给大家提进一桶凉水,又拿来几只大粗碗。幼主一口气喝了三碗,剩下的都被众人喝干了。洪仁环问老者:“老人家贵姓啊?”“免贵姓娄。”“几口人呢?”“两口。”“是老夫妻吗?”“不是。老伴早死了,跟大孙子一起过。”洪仁-又问道:“儿子呢?”“唉,也不在喽!儿媳另嫁了,只剩下我们爷孙二人。”“孙子多大了?”“二十啦!不学好,成天在外边胡跑。”说罢,到下边准备吃食去

时间不长,端上一大盆糯米粥、一大盆玉米面大饼,还有十多斤红薯,一大盘咸菜。七个人围坐在一起,也不分君臣尊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说来也怪,洪福贵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真是越吃越爱吃。吃罢,娄老汉又把烟盒端来:“请吸口烟吧,都是自家种的!”

按说,太平天国是不准吸烟的。可是,从来也没有认真实行过。尤其现在这个处境,更无人理会了。大将黄文英、谭体元抄起烟袋,“吧嗒吧嗒”抽了起来。幼主靠着炕上的被垛,闭目养神,洪仁-也直打瞌睡。他让三个侍从轮流值班,其他人便睡起觉来。是呀,多少天来人困马乏,谁也支持不住了。尤其又吃了一顿饱饭,更增加了困意。刹那间,都沉沉睡去。值班的侍从也乏透了,勉强在院里溜了两圈,回到门洞,背靠着门礅,也在地上休息。

娄老汉从下屋走出来,说道:“到屋里歇着去吧,我替你看东西。”“不用,不用,您老也歇会儿吧!”娄老汉回屋取来一只矮凳,递给侍从说:“坐这儿能舒服点。”侍从接过矮凳,往上一坐,背靠着墙,嘿,甭提多舒服了。心里说:可别睡呀!可是,身不由己,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不知不觉,红轮西坠,玉兔东升,天已黑了下来。

众人正在熟睡之际,猛听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火光闪烁,人声嘈杂。霎时间,就把娄老汉的家宅包围了。为首的是清军参将席宝田,他本是当地“剿匪”的头目。

清军是怎么来的?难道有人告密不成?对了,是有人告密,这个人就是娄老汉的孙子娄六。这小子平日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什么坏事都干。掌灯时他回家吃饭,一推门,门闩着呢!叫了两声,没人回答。他一赌气,从墙上翻进院里,到屋一看,立时就惊呆了:炕上躺着好几条大汉,鼻息如雷,睡得正香。门洞还坐着一位,头靠墙也睡过去了。娄六到下屋一看,他爷爷也睡了。他又发现,跨院还拴着几匹骏马,得胜钩上还挂着包袱。心里说: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呢?他忽然想起了“剿匪”布告:“最近各地流窜着不少长毛残匪。如有人告发或捕获者,有重赏。”看他们的衣着打扮,不像官军,也不像一般的土人,准是长毛子了。娄六想罢,喜上眉梢。先把马背上的包袱偷走。又跑到石城告了密,清军这才赶到。

席宝田跳下战马,手提宝剑,指挥清军破门而入。那个值班的侍从忽然被惊醒,还没等他喊出声来,早被席宝田劈为两半。

这时,洪仁-也被惊醒了,往外一看,吓得魂不附体。大吼道:“快醒醒,清妖来了!”

谭体元、黄文英一跃而起,用身子把门挡住,与清妖展开肉搏。洪仁-利用这个机会,拉着洪福贵从后窗户逃出去了。本想到跨院牵马,一看哪,马都被清军看住了;他们又折回来,越墙而出。哪料到,墙外也有清军。他们高喊道:“抓住,这儿也有长毛!”

到了现在,洪仁-也急了。他对幼主说:“臣把敌军吸引住,你要快快逃走!”说罢,他从怀中取出金印往掌中一托,高声喝道:“我乃太平天国的-王殿下,还不快抓我去领赏!”清军看见黄澄澄的大印,料到此人不会说谎,“呼啦”一声,围拢过来。幼主洪福贵利用这个机会,跳进墙壕里,一溜烟似地逃走了。

洪仁-、黄文英当场被擒,谭体元与三名侍从战死,席宝田查点人数,少了一名。他把娄老汉叫到眼前,问道:“他们总共是几个人?”“几……个……噢,共是七个人,七个。”娄老汉战战兢兢回答。席宝田又问道:“你看看少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娄老汉不敢不说。他想了一会儿,说道:“一个小孩儿,顶多十五六岁。”“哟!”席宝田一蹦多高。他猜测:准是幼天王洪福贵,上边不止一次下过通缉令了。席宝田立功心切,一看命人把洪仁-、黄文英押回石城,一面率领人马搜寻幼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