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章 新兵训练(下)(2 / 2)

东晋烽火 阿僧祇 1782 字 6个月前

冬梅劝道:“姐妹们都说,要一起训练一起学习,这样才像一家人。你就答应下来吧。”

刘丹倒是没想到这些丫头来这一出戏,考虑了一会儿。古代女人从军不是没有,三国孙尚香有个女子护卫队。一起训练确实能够增强集体凝聚力,荣誉感,遂道:“她们的家人同意不同意?不同意就别想了。特别是小妹,我母亲能同意?舞枪弄棒到时候怎么嫁得出去?还有,军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孙武练兵斩爱妃的故事你听过吗?到时候我要明军纪斩人头,到时候后悔就晚了。你给她们说清楚。没有问题的,明天让她们来报道。”

晚上刘丹正在备课,冬梅跟着刘丹学习,第二天要讲的课冬梅都要先看一遍,有什么不懂得要问清楚,因为冬梅是课代表,需要给同学解答疑问。冬梅对于刘丹讲的课十分好奇,这些知识都是天书啊!现在冬梅也慢慢适应少爷的作息方式,养成了夜猫子的习惯。

一夜无话,刘丹没想到第二天来了八位姑娘,其中赫然就有自己的妹妹刘婷,其他的都是母亲指挥的丫鬟。小妹在队伍里对刘丹得意一笑,把刘丹雷得不轻。什么时候咱爸咱妈这么开明了?刘丹没办法,只好想办法给小妹开小灶,先传授太极拳法。

训练和办学虽然艰难,总算开始了第一步。刘家给刘丹的第一笔贷款到位,刘家村的新农村建设也开始了,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几乎都是按照刘丹原先的规划安排的。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开始的时候,周围几个村寨开始流行一种“九郎谣”的民歌,而且还有迅速扩散的趋势。这些民谣真好听,如少年情怀,低回婉转,似清冽泉水,沁人心扉。于是襄阳人都知道了刘家村的九郎是情歌王,有些大胆的山妹子还跑到刘家村要和九郎对歌。那些士族世家知道刘家出了个喜爱山歌的九郎,几乎喷饭。咱们是诗书传家,再次是耕读传家,这老刘家标新立异、别具一格,来了个山歌传家。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老刘家土老帽的招牌是摘不掉了。

“呯!”二老爷心爱的白瓷茶杯甩在地上,岂有此理!太让我失望了。

士族子弟都讲究名声,不管出世也好,隐世也罢,都讲究“养望”,名声是养起来的,花花轿子人抬人,士族彼此吹捧,名声就上去了。老刘家出了个情歌王,难道咱们老刘家永远翻不了身了?唉!这九郎别想出头了。就他发明那个鹅毛

笔,就是对圣人的亵渎,真是斯文败类。

刘家义学的老学究吴先生也不高兴了,你们刘家这算怎么回事,另起炉灶,是不放心我吗?士可杀不可辱!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刘家呢!我来这里也算降尊临卑,屈高就下了,你们还来这一出,我走还不行吗?卷起铺盖要走。吴老先生话说得再难听,刘正也要陪笑脸,赶忙劝阻:这是几个小孩瞎折腾闹着玩儿,您老就别跟一个孩子置气,好说歹说把老头留下来。

对于自己突如其来的名声,刘丹也是始料不及,这是哪跟哪儿呀?我只不过因为愧疚多唱了几首歌,你们就给我安一个情歌王名号,称王称霸?我要再唱几首,不得飞天了?他不知道那些民歌都是经过几十代人的传唱,千锤百炼,再加上文艺工作者精心修改,雅俗共赏,脍炙人口,一般的乡野小调哪能比得上?

还好新兵训练还算顺利,这十几个家伙素质很好,动作很到位,特别是刘天,天生的军人胚子,动作刚劲有力,简直就是模范标兵。所以刘丹指明刘天作队长,自己有事不在的时候,由刘天指挥大家训练。

这个决定引起一片哀叹之声,这刘天是个实心眼,一丝不苟,要求严格,真要让他来管,大伙都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十几人的军训渐渐传开,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来看热闹,大头仔也领着一般人起哄喝倒彩,弄得叶瑾几人羞忿难堪,动作频频出错,几乎要暴起打人了。刘丹给他们作思想工作:“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的军队来源于人民、根植于民族土壤,与人民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他们是老百姓,你们是兵,对你们的要求比他们严格。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人家在旁边说你们几句就心浮气躁,蠢蠢欲动,你们是合格的军人吗?”

几句话说得大家心生惭愧,打起精神崩着脸不为所动,时间久了,大头仔也感觉没味,自己走了。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都是队列训练,包括站军姿、齐步、正步、跑步,不要以为走个路有什么好训的,要达到符合要求、整齐化一,难着呢,军资一站一小时,累啊!还好军营没有做好,没有新兵深恶痛绝的整理内务,要不然还更够呛。

第二个月,是执枪训练、战术训练、军体拳训练,器械训练。这个时候开始抖大枪了。

说起枪法,现在流传的内家枪法喜欢托名在三国名将赵云名下,唤做“赵子龙十三枪”,也有直接叫“十三枪”,或者根据门派叫成“太极十三枪”等的。十三只是个虚数,枪法其实就三个基本动作,拦、拿、扎,其他的动作都可以从这三个中演化出来。

赵子龙的时代实在太久远,有人把枪法归宗岳飞。岳武穆王曾专门纂文形容过那时的“河南大枪”,岳王笔下那时的枪和现在的构造用法已经区别不大了。内家枪法成形于宋代,在宋以前,比如唐代虽也有罗成这样的名枪,但流行的还是马槊,如单雄信、尉迟恭。马槊就是矛,矛和枪形状完全相同,但用法根本不是一回事。矛、槊用的是硬木,而枪是有弹性的白蜡杆。大家别小看这点细微之别,用有弹性的白蜡杆是个革命性的进步,内家功夫从此正式形成。大枪的神勇全靠内家功夫做底,不然就是一根死木头,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