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黄裳黄冕仲(2 / 2)

读书这件事,其实挺看重天赋的。</P>

并不是付出了多少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P>

也不会有什么年纪越大,学识就越深厚的说法。</P>

很多榜上有名的,年纪不到三十岁,正是精力旺盛、记忆力最佳的时候。</P>

这就是所谓的春风得意!</P>

即使偶尔有几个满头白发、积累多年经验的老进士。</P>

但从来没人听说过有上了年纪的省元。</P>

至于状元吗?</P>

选拔标准更为苛刻。</P>

长得丑的直接被淘汰。</P>

毕竟,状元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是在这三年中最优秀的人才。</P>

如果选了一个又老又丑的状元在街头巡游……</P>

给人的感觉,那就是毫无发展前景。</P>

“各位大人也是来看省元的吧,请请!”</P>

几位富商从人群中退出,看到这群官员急急忙忙赶过来。</P>

他们连忙让到一边,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表情。</P>

“嗯,你们不去试着攀附省元这位高枝吗?”</P>

郭主事觉得奇怪,停下了脚步。</P>

“唉,省元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哪里看得上我们这几个小商小贩啊。”</P>

“要是强行拉拢,恐怕还会结下仇怨。”</P>

一位外地的富商笑着说:“这位大人您仪表堂堂,料想您的千金也必定国色天香,倒是很匹配省元郎,郎才女貌,天生一对。”</P>

“嗯,你说得不错,你们倒是很有自知之明。”</P>

郭主事一听心动不已,捋了捋胡须,大步走进人群。</P>

周围的老百姓看见他们身穿官服,器宇轩昂的样子,纷纷自觉地给他们让路。</P>

“请问哪位是本次的省元?”</P>

姜郎中几步跑上前,抢先郭主事先开口问道。</P>

“学生见过姜郎中,这位名叫黄裳的黄冕仲就是今年的省元。”</P>

李琦小心翼翼地扶着面色苍白的马有才,恭恭敬敬地回答道。</P>

他对内情非常了解,对这些五六品的京官不敢有丝毫怠慢。</P>

毕竟,北宋京城的官员大多是六部的官员。</P>

六部的体制极其不合理。</P>

尚书为正三品,副部长侍郎为从三品。</P>

但再往下,就是正五品的郎中、从五品的员外郎以及正六品的主事。</P>

有的部门里的郎中和主事,在本部门的地位甚至可以与侍郎平起平坐。</P>

而且他们手中的油水多,生活富裕。</P>

虽然官职并不算高,但是未来的前景却不可估量。</P>

所以谁也不愿得罪他们。</P>

“黄裳黄冕仲?”</P>

姜郎中心中一动,看着苏墨超凡脱俗的仪表,顿时感到满意:“久仰冕仲才名,今日一见,果然是才华横溢,风采出众,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