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回 一叠来自天津开埠印染厂的邀请函(1 / 2)

“这样,老吴,你把这些天收到的棉花和木棉,拉一批去奉天,交给家驹处理。”</P>

“早知道这样,就该让他们将棉花直接送去奉天,还能节省运费呢!”</P>

“老吴,这个主意好,你回头拟一份电报,把这里的情况给几家人发过去,来年新棉花上市就让他们这么办!六弟恐怕短时间回不来。”</P>

“哦,对了,这里又有几家濒临破产的染厂,我们要不要?”</P>

“都在市南还是市北,郊区就算了,暂时没有足够的人手,也确实忙不过来。”</P>

苗翰东从济南面粉厂里抽调来的精锐都用上了,还是不够,最近都在问那些经纪公司物色人选,关键是人品过关的不容易找到。</P>

如今老七老八那批人,也不急着动身前往奉天,王大武给他们发了一封电报,让他们留在青岛看护自家的产业,同时在青岛各家学堂寻觅一些可用之才。</P>

苗翰东不是没想过在青岛也开办一家讲武堂,但是担心德国当局会不会胡思乱想。</P>

没有政府支持的讲武堂可不容易办起来,光是军火的事情就很难放在明面上来。</P>

当初清风寨刚刚抵达青岛的时候,在即墨区虎头山下弄起来的关帝庙香火越来越鼎盛,也吸引来不少过江龙,不过都被清理或者驱逐了。</P>

青岛的东洋侨民不增反降,除了做坯布生意的商社,其余的买卖人都已经逃离了青岛。</P>

林伯清跟苗翰东一个劲的续交情,苗翰东也不揭穿,两个人在办公室里聊了好久,直到林伯清自己苦笑着摊牌。</P>

“苗先生,我们六合在济南的外埠掌柜前段时间寄回来一尺镂空浇花花布的布样,听说是青岛大华染厂出品的飞虎牌,您能不能代为引荐一下大华染厂的东家或者掌柜给林某认识一下?”</P>

“林兄,真是不巧,此刻陈掌柜和卢董事长都有事去了东三省,并不在青岛。如果你是为了镂空浇花花布来的青岛,要让你失望了。”</P>

“东三省?”</P>

林伯清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P>

他来的路上就一直在关注着东三省的情况。</P>

报纸上来来回回就登着今天南满铁路沿线站台又死了多少东洋驻军的消息。</P>

“怎么?林兄对东三省也有兴趣?”</P>

苗翰东看来,东三省这块处女地,迟早会引起江浙沪的染厂注意的。</P>

他现在配合陈六子不行,老早就盯上了那里。</P>

但凡再晚个五年十年的,再去已经物是人非了。</P>

“不,只是这一路过来报纸上都在说着东三省的事情。苗兄对东洋人占据中东铁路南线的事情有什么看法?”</P>

“狗咬狗一嘴毛,以前是沙俄人,现在换成了更加残暴的东洋人。我跟陈掌柜和卢董事长一样,在华夏的地界上见到哪国人都不舒服,特别是那些既想挣我们的钱,又要杀我们的人的畜生,更是不屑!奈何清廷愚昧,那么多丧权辱国的协议,让我们这些只身留洋的人抬不起头来。”</P>

“对了,苗先生收到邀请函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