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忆往事(1 / 2)

向丰年 一往芹生 3226 字 6个月前

那一夜,唐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幕幕往事便开始在她脑海里浮现。原来,她娘家原本有兄弟姊妹五个,大哥在十四岁时生病死了。二哥唐禾兴早年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但由于他特别会装疯卖傻,而且还经常把屎尿拉在床上,所以只在部队里待了半年就被撵回家了。唐氏是三姐,下面还有个妹妹,前些年嫁到隔壁村,后来因难产也死了。而唐禾茂则是家里的小幺儿。</P>

唐氏虽是个女子,但却很孝顺懂事,从小便替父母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在父母的眼里她更像是家里的老大,和二哥四妹幺弟关系也特别好。十六岁那年,她父母突然将她许配给了同村向家的独子——向友德。尽管这向友德是个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可因为当时向家在村里还算是富贵人家,所以这门亲事让村里很多人羡慕不已。而唐氏因为年纪小,再加上那时候的人思想比较传统,婚姻大事都是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她也只能认命。</P>

两年后,唐氏便与向友德成了亲。可她父母并没有把向家送来的彩礼钱为女儿置办嫁妆,而是用这笔钱给被部队赶回家好几年的二儿子(唐禾兴)买了一个跛脚媳妇,剩余的又给家里置办了不少家当。对此,向家倒也没说什么,可村里人却炸开了锅,都在背地里说他娘家是卖了姑娘买媳妇,而她娘家的父母兄弟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攀向家这门亲戚就是为了捞些好处,也希望女儿以后能从向家弄一些家产来贴补娘家的兄弟姊妹。</P>

自打三姐嫁到向家后,十二岁的唐禾茂那小日子过得真可谓是逍遥自在。因为他姐夫向友德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却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对这个小舅子更是百般宠爱,吃的穿的用的都给他全包了,就连他后来娶媳妇花的钱也是向友德替他出的,所以村里的人背地里又开玩笑的说老唐家钓到了一个金龟婿。</P>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向家坐吃山空,加上向友德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花钱又大手大脚,还染上了喝酒赌钱的恶习,只十来年的功夫,向家便败落了。与此同时,唐氏娘家的父母也相继过世,她那两个兄弟(唐禾兴唐禾茂)本以为向友德会像以前一样帮助他们,可事实却让他们大失所望。从此以后,他们便记恨上了向家,渐渐地跟向家就疏远了。而真正导致他们两家彻底决裂的是六零年全国大饥荒,这事还跟唐氏有关系呢。</P>

前面我们说过,那三年特殊困难时期是全国性的,城里乡下都一样,到处都缺乏粮食,甘唐堡这个偏僻的山村也一样,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向家也不例外,唐氏娘家就更不用说了,这会儿的唐禾兴已跟他那个买来的跛脚媳妇生了七个小孩,最大的十八岁,小的才满月,一群娃娃嗷嗷待哺,平常要养活那么多孩子都很难,更别说遇上这样的大灾年了。七个孩子让唐禾兴心力交瘁,自顾不暇。而唐禾茂家虽然才有三个小孩,可他媳妇又怀上了一个,再加上他本人生性懒惰,家里时常揭不开锅是常有的事。所以他们兄弟俩隔三差五就会带着孩子们去向家打野食。</P>

虽说这个时候的向家已经完全败落了,可因为唐氏勤劳能干,经常会去镇上帮人干点杂活,多少也能赚到点口粮。所以她那两个兄弟每次带着孩子们过来,她都会给他们做饭,临走时还悄悄分给他们一点粮食,就这样过了大半年。</P>

有一天,唐氏突然从镇上捡回来一个小女孩,并收留在家里养了起来,可因为多了一个人吃饭,家里就没有什么余粮了,后面唐禾兴唐禾茂兄弟俩再来向家要粮,唐氏就没有再给他们。一连几次都没从向家弄到粮食,有时还混不到饭吃,这让唐禾兴唐禾茂兄弟俩十分恼火。</P>

这一天,他们兄弟俩直接跑到向家找到唐氏,开门见山的就要粮,唐氏因为家里没有余粮就拒绝了他们。于是这兄弟俩便跟唐氏翻了脸,并当着向家两位老人的面跟唐氏吵了起来。他们不停地责骂唐氏六亲不认,说她看到自己娘家的亲兄弟,亲侄儿快饿死了不管不顾,却要养一个从外面捡来的野孩子……</P>

唐氏也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因为这些年为了帮娘家,为了她这两个兄弟,她不知道受了公婆多少埋怨,这会儿居然还明目张胆的跑到家里来闹了,于是她便跟他们大大的吵了一回。后来,向友德知道这件事后特别生气,就跑去找两个舅子理论,可三人言语不合,便动了手,最后他不但打了二舅子唐禾兴几个大嘴巴,还把小舅子唐禾茂的一颗门牙给打掉了。</P>

从此,唐向两家便不再往来了,可这事过了没多久,唐禾兴家那个最小的孩子就饿死了,唐禾茂的媳妇也因为营养不良滑了胎,这兄弟俩便把这两件不幸的事记到了向家头上,对向家人更加恨之入骨……</P>

回忆总是痛苦的,唐氏却在这无尽的痛苦中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虽然是阳光,可它却给不了唐氏任何温暖,只会让她感觉这片天地更加空旷,更加凄凉。</P>

除夕夜到了,原本平静的甘唐堡变得异常的热闹,到处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吃着年夜饭,欢庆新年的到来。而向家却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小丰年和奶奶并排坐在火坑边烤火,屋里没有点灯,他们身边摆放着一张两尺高的旧桌子,桌上摆放着几副空碗筷和一锅玉米饭,火坑里的枯树枝燃起的火光照在这对祖孙俩的脸上显得格外悲凉。</P>

小丰年静静地坐在奶奶身旁,百无聊赖地将手里拿着的小树枝来回地拨弄着那燃起的火焰。奶奶的双手无力地放在膝上,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火坑,滚落在脸颊上的泪珠在火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透明。厨房里,一盏微暗的油灯下,丰年的妈妈背着小女儿正在做菜,半锅白菜豆腐掺杂着几块肥肉片在铁锅里扑通扑通冒着热气。</P>

“妈妈,妈妈,我要吃嘎嘎,我要吃嘎嘎……”</P>

背上的小细细闻到菜香味,一边用小手抓着妈妈肩上的衣服,一边伸长脖子吚吚哑哑地嚷嚷起来。正拿着炒菜勺发呆的俭妹这下才回过神来,她赶忙把冒得滚烫的菜锅从火上端起来倒进一旁的菜盆里,然后用袖口擦了擦脸上和腮边的泪痕,又搓搓脸颊稍微整理了一下心情,把油灯挂在手腕上,双手端着菜盆强颜欢笑地走进婆婆和儿子正在烤火的屋里。</P>

“菜熟了,丰年,咱们可以吃年夜饭喽……”</P>

听到妈妈的叫声,小丰年赶忙丢掉手里的树枝,并站起来跑上前去接过妈妈手腕上挂着的油灯。</P>

“妈妈小心喔,别弄洒了……”</P>

“没事,妈妈有方寸,”妈妈一边回答,一边将菜盆放到了桌上。</P>

还没放下手里的油灯,小丰年就迫不及待地伸长脖子,用鼻子使劲地闻了闻菜盆里冒出的热气。</P>

“好香啊!”</P>

“丰年乖,快把油灯放桌上,给奶奶盛饭,然后咱们就吃年夜饭喽。”</P>

“好的,妈妈……”</P>

一旁的唐氏坐在原地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火坑里时不时窜起的火焰,似乎没有听到儿媳和孙子的对话。正准备解开背毡带将小女儿从背上放下来的俭妹见婆婆还在发愣,走上前用手轻轻拍了拍婆婆的肩。</P>

“妈,咱们该吃年夜饭了,妈……”</P>

一连叫了好几声,唐氏才回过神来,听到是儿媳妇,她赶忙用袖口擦去眼角的泪水,然后才转身故作平静的问道:“哦,都做熟了吗?”</P>

“都熟了。”</P>

“”哦,那就吃吧,孩子们一定饿了……”</P>

妈妈刚将奶奶扶到桌前坐下,丰年就将一碗盛好的饭端到奶奶跟前,并递上了一双筷子,然后又把另外两碗盛好的饭和筷子帮妈妈和妹妹摆放好,最后才盛自己的。</P>

俭妹将小女儿从背上放下来坐到桌前后,向家四口人便开始吃年夜饭了。说是年夜饭,却不像往年那样有七碟八碗的美味佳肴,而是只有一锅混菜,吃饭的人也没有一丝喜悦,更无一声笑语,有的只是小丰年偶尔莫名的提问和妈妈敷衍式的回答,还有小细细吚吚哑哑的叫喊,剩下的就是奶奶一脸的愁容和那满屋的凄凉。</P>

过了除夕夜,便是最热闹的年初三天了。这三天,各家各户什么都不做,大人们会带着孩子去给同族的长辈们拜年,然后一家人再去镇上赶庙会,买小吃,赶完庙还会带孩子们去走亲访友。所以这三天,孩子们都过的特别开心。往年小丰年也是如此,可今年爷爷和爸爸都不在了,没人带他去玩,所以他只能跟妈妈妹妹呆在家里,而平时不怎么出门的奶奶反倒一大早就出门了,很晚才会回来,一连三天都是如此。她儿媳觉察到她的行为有一些反差,便开口问了一下,可她却说自己只是去外面透透气,但说完后嘴里却小声的嘀咕了起来。</P>

“这日子没法过喽,这日子没法过喽……”</P>

由于婆婆嘀咕的声音特别小,所以俭妹并没有听清,因此也就没往心里去,她只是单纯的以为婆婆是因为家里一下出了那么多事,呆在家里闷得慌出去散散心。</P>

后面两天,见婆婆还是一大早就出门,中午也不回家吃饭。俭妹有些担心了,可她走遍了村头巷尾也没找着。但是天一黑,婆婆就自己回来了。</P>

“妈,您今天又去哪里了,怎么又不回家吃午饭?”俭妹一边问,一边将婆婆扶到饭桌前坐下,并把丰年舀好的饭递给婆婆。</P>

“没去哪里,就在村口走走。”</P>

唐氏面无表情地回答完,端着饭碗,接过孙子递来的筷子就不动了。</P>

“奶奶,您愣着干啥,怎么还不吃饭呀?”</P>

“哦,吃,我这就吃……”</P>

一顿饭下来,唐氏就没自己夹过一筷子菜,儿媳和孙子夹给她,她就吃点,不夹她就吃光饭,也不跟别人说话,吃饱饭了就坐在桌前发愣,时不时的就小声嘟哝几句,也不知道她说些什么。</P>

“妈,您坐到床上去,我去端盆热水给您泡泡脚就早点睡觉吧。”</P>

听了儿媳的话,唐氏面无表情地答应了一声“哦”,便起身一瘸一拐地朝自己房间走去了。俭妹见状,想去搀扶一把却腾不开手,于是就赶忙吩咐正坐在灯下写作业的儿子,</P>

“丰年,一会儿再写,快提上灯,扶奶奶进屋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