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故人(1 / 2)

韶龄传 程长风2 1609 字 6个月前

夏去秋来,日子过得不紧不慢,京城入冬格外早。在一个有阳光的冬日,韶龄收到了李东阳的来信,他已通过了秋闱。</P>

韶龄非常开心,她一直对李东阳的才学很有信心,只是没想到同样出色的杨一清师兄竟落榜了。按照李东阳的说法他去年便动身来京了,没想到过去好几个月,这过了正月,他才慢悠悠地辗转到顺天府。</P>

面对他洋洋洒洒三大页长信,韶龄总结了一下无非三句话:我很想你,我快到了,你来接我。</P>

禾儿在旁边笑着看着小姐,直夸李东阳窝心,每次都是长信。</P>

韶龄忍不住“教育”禾儿,“禾儿,这信不是越长越好。”</P>

“不长如何体现出李公子对小姐的一片真心。”禾儿道。</P>

这孩子不洗脑不行啊,韶龄忍不住吐槽。</P>

“宋朝的欧阳修,禾儿可知?”韶龄问道。</P>

“就是那个写《醉翁亭记》的大才子?”禾儿问。</P>

“禾儿跟本小姐这几年府学果然没白读。”韶龄自豪地夸她。</P>

“那是,禾儿帮小姐抄过不少夫子布置的文章呢!”禾儿也自豪。</P>

尴尬。“哎呀,反正这个欧阳大才子吧,曾经让举子用一句话概括一条被马踩死的狗。于是有人说“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禾儿你觉得如何啊?”</P>

“听上去没错啊。”韶龄说。</P>

“是不错,很快另一人又给出第二种说法:“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P>

“哎,也不错啊。”禾儿道,“小姐,欧阳修怎么说?”</P>

“别急嘛,还有人说:“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韶龄回道,“欧阳大人说“若这样修史,万卷难尽一朝之事。”,听他这么说,有个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赤骝逸,逾通衢,卧犬殂。””</P>

“这个简洁多了,那欧阳大人夸他了?”禾儿问。</P>

韶龄喝了口茶,卖了个关子:“要这么简单,小姐我才没兴趣呢。欧阳修的答案是:“逸马杀犬于道。”六个字,言简意赅。”</P>

“奥,那下次小姐就让李公子写信就写一句话。”禾儿捉狭道。</P>

“什么话?”韶龄问。</P>

禾儿做了个口型。</P>

韶龄立刻脸红了,追着禾儿要打她。</P>

到了接李东阳的日子,韶龄原以为等来的会是一个风尘仆仆,满面沧桑的儒生,没想到还附带一个似笑非笑的徐经和一位十七八岁的清瘦少年。三人衣着整齐,面容饱满,不似远道而来,倒像是秦淮河夜游归来的贵家子弟。</P>

韶龄因不认识那个陌生少年,又穿着男装,只简单作揖,他倒也不客气,回了礼便转身走去。倒是徐经异常热情,要拉着韶龄抱抱,说是几月不见甚是想念,当然被李东阳无情踢开。</P>

韶龄这下算是明白了,带着徐经这位爱吃、爱玩的土财主,他们路上怎会吃苦。徐经带来一众书童,把他们三人的行李都妥善安排了,除了李东阳在京有府邸,徐大财主跟那位倨傲的少年都住在京城最有名的清风楼里。</P>

李东阳来不及跟韶龄细说他们三个是怎么一起搭伙入京便进宫了,毕竟他是长宁侯,去大内报道是第一要事。之前答应韶龄请客吃饭的重任便落在徐大财主身上。</P>

徐经第一次入京,对什么都很有兴趣,嚷嚷着要把京师的美食都尝一遍。韶龄笑着让小二报菜名,小二见来了这么个大财主,眉开眼笑:“本地有烧鹅鸡鸭、猪肉、泠片羊尾、爆炒羊肚、猪灌肠、大小套肠、带油腰子、羊双肠、猪膂肉、黄颡管儿、脆团子、烧笋鹅鸡、炸鱼、柳蒸煎赞鱼、卤煮鹌鹑、鸡醢汤、米烂汤、八宝攒汤、羊肉猪肉包、枣泥卷、糊油蒸饼、乳饼、奶皮。素蔬则滇南之鸡,五台之天花羊肚菜、鸡腿银盘等麻菇,东海之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角、紫菜,江南蒿笋、糟笋、香蕈,辽东之松子,苏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土药、土豆,南都之苔菜,武当之鹰嘴笋、黄精、黑精,北山之榛、栗、梨、枣、核桃、黄连茶、木兰芽、蕨菜、蔓菁,不可胜数也。茶则六安松萝、天池,绍兴岕茶,径山虎邱茶也。”</P>

这一长串把徐经给唬住了,他装模作样想了一会,悄悄拉着韶龄问:“好妹妹,你比我们来得都早,你给推荐一下。”</P>

韶龄看着徐经听不明白又要面子的样子笑了,说:“正值冬日,不如试试炙羊肉、羊肉包,配以浑酒、牛乳。再来一碟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及笋鸡脯,加上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对了,来一壶普洱茶,可解腻去腥。”</P>

小二应言退下。</P>

“还未介绍,这位小哥是?”韶龄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