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水患(1 / 2)

韶龄传 程长风2 1298 字 6个月前

“兵部侍郎——白昂。”岳正说。</P>

“不可,您知道他的座师正是徐有贞。”听完岳正推荐的人,李东阳连连摇头。</P>

“徐有贞是大奸不假,可是他在治水上确实颇有建树。景泰年间,山东洪灾,境内河堤多有毁坏,唯有徐有贞负责修筑的河堤依然完好。黄河张秋一段,若是没有他设置水门、开凿支河、疏浚运河,那么到今日依旧泛滥,何来漕运。”岳正说。</P>

李东阳依旧面露难色:“蒙正先生说的是,可是徐有贞谗杀于谦,圣上怕是不敢用他的高徒啊。”</P>

岳正说:“是啊,虽然你我可以力荐,若是圣上不能全心托付,这治水是治不好的。”岳正站起来,看了看窗外,自嘲说:“如今之计,唯有此了,没想到老夫也能想出这样的主意。”</P>

李东阳不明所以。</P>

岳正高声唤下人:“去,叫小姐来前厅。”</P>

岳德熙一袭青衫,袅袅而至,与平日里一身飒气不同,今天的岳德熙显得特别温柔可人。</P>

“父亲,李大人。”岳德熙福了福。</P>

“岳小姐。”李东阳回礼,心里却泛起了嘀咕。</P>

“德熙,叫你来是想让你进宫一趟。”岳正说:“你与皇后娘娘相识于微时,娘娘封后以来,你还未去请安呢。”</P>

岳德熙和朱滔滔的拜见让韶龄十分欣喜,他们两算是韶龄未出阁时的朋友。自从入主坤宁殿以来,往日里交往的除了两宫太后就是先帝的各位嫔妃,最多是几位重臣的命妇,大家不是想从自己这里打听皇上对前朝的态度就是劝自己早要子嗣,每每打起精神应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滔滔与先前一样,还是那么爱说话,聊着这一年多来发生的趣事,哪家的小姐出嫁了,清风楼又出了哪些新菜,宫外流行了哪些南戏.....可是德熙却一言不发,似乎心事重重。</P>

韶龄看了看岳德熙,她正盯着手上的茶盏发呆,滔滔也发现了,轻轻撞了她一下说:“德熙,你不是有话要对娘娘说嘛。”</P>

岳德熙似乎下了很大决心,说:“娘娘,今日进宫来确实是有事。今日父亲让我来向娘娘推荐.....”</P>

韶龄打断她说:“德熙啊,太祖皇帝在立朝之初就定下规矩,后宫不得干政。今日我们就吃茶赏花,不讲那些烦心事吧。”</P>

韶龄打断岳德熙不是因为其他,只是她还是不太明白作为后宫的女人直接干预政事是十分危险的,想讲什么,那些年长些的命妇就有经验的多,他们从来都是拐弯抹角,这些技巧,德熙怕是无法理解。德熙缴了缴帕子,终究还是把话咽了下去。</P>

滔滔赶紧出来打圆场,感慨岁月如梭,当年如何如何。韶龄顺便问起他们的婚事,滔滔笑道:“娘娘也知道我,我母亲早逝,父亲是个最逍遥的,我倒是乐得这样。可是,德熙,之前岳大人是不是有一个看中的,可是你却死活不肯?”</P>

岳德熙的脸红了,嗫嚅道:“倒不是我不肯。”</P>

“哦,是哪家的公子?”韶龄好奇地问。</P>

“就是差点中了状元的那位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公子——王守仁。”滔滔说。</P>

韶龄想起来了,就是在谢迁之前的那位状元。</P>

“说起这位王公子,也是个痴人,据说他十八岁路过广信,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他为了实践,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了。”滔滔说,“岳大人看中他的才华,可是德熙不愿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