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加冠礼,秦王亲政(2 / 2)

第一加缁布冠,象征不忘初心,可拥有人治权;

第二加皮弁,自此佩剑,可拥有兵权;

第三加爵弁,正式成为宗族一员,可拥有祭祀权。

但是,天子和诸侯还要再加一冠,即第四冠,天子为衮冕,诸侯为玄冕,这是权力交接的象征。

祭台上,苏铭从寺人手上接过象征着王权的秦王大印和调兵的虎符,他深吸一口气,将秦王大印举过头顶,“大秦万年!”

高台上的声音与战鼓声交织在一起,在众人耳边回荡,文武大臣们手持笏板,齐声高呼,“大秦万年。”

苏铭立在祭台上,俯视下面朝臣,“孤为秦王,当继承先祖遗志,东出函谷,匡诸侯,天下凝一。”

“大王万年!”

“愿为大王效命!”

周边的士卒目睹这神圣的一幕,激动不已。

随即,文武朝臣纷纷向苏铭行礼,表示臣服。

……

冠礼和亲政典礼举行完,代表着苏铭正式亲政,王权归于自身。

数天之后,苏铭与文武大臣一起回到咸阳,第二天便召开朝会。

章台宫,作为大秦朝会和举行典礼的宫殿,庄严而肃穆,以往,苏铭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参与朝政,而今,他成为了主人。

恢弘、肃穆的宫殿内,百官云集。

苏铭身着玄色王袍,头戴九旒冕,跪坐在高台上。

天子十二冕旒,而秦国即使再强大,也只是诸侯,若以后要戴上十二冕旒,必须等到一统天下之后,否则会被天下人耻笑。

加冠后的第一场朝会,文武百官齐聚,没有一个人缺席。

吕不韦、芈启、姚贾、李斯、蒙骜、王龁、蒙武、王翦、甘罗等人全部在列。

“臣等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殿内传来洪亮的声响,百官躬身参拜,高声大喝。

“众卿平身。”

苏铭伸手虚抬,冕旒之下的目光在诸多大臣身上扫过,“孤即已加冠,往后一应奏折当送至王宫,孤亲自批阅,不假他人。”

在他亲政之前,这些奏折本该是由吕不韦和赵姬共同批阅,但赵姬不管事,批阅奏折这件事便全数落在了吕不韦身上,他得以代掌王权。

这句话落下,朝臣们把目光落到前面的吕不韦身上,等待他的回应。

然而,吕不韦没有丝毫犹豫,“老臣遵命。”

“大秦国内,医者极少,百姓生病却无医药,孤决议组建太医院,诸子百家中的医家已经入我大秦效劳,协助教导医者,编纂医书。”

“甘罗,此事之前由你负责,此事很重要,医药之事,人命关天,孤希望,以后大秦的每一座城池都有一间医馆,为百姓治疗病痛。”

百官当中,一个少年手持笏板出列,“大王放心,甘罗定不会让大王失望。”

随即,苏铭将目光转移到案前的竹简上,“竹简笨重,不便书写,往后各级官署尽量使用纸张处理政务,一应所需由少府提供。”

少府令出列,“诺。”

“孤继位之时,韩人献策,助我大秦修建水渠,。至今已有数年之久,工程即将完成,此水渠乃是大秦之心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今年,务必要将此渠道贯通,灌溉关中土地,一应钱粮,拨付到位,不得有误。”

治粟内史,都水丞出列,“臣领命!”

这三件事说完,苏铭没有再主导朝堂,下面的官员也是陆续上奏,商议朝政。

在这个世界,即便是第一次上朝,苏铭没有半点错乱,一切刚刚好,既没有大肆动作,也宣告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顺利交接朝政。

新官上任三把火,火肯定是要放的,但不是现在。

而在朝堂上,吕不韦就显得沉默了,很少开口说话,显然是想把主导权交给苏铭。

下朝之后,苏铭回到王宫,宫内的寺人上前道,“大王,太后召见。”

苏铭点点头,去了太后宫。

大殿上,苏铭拱手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赵姬走下来,看着眼前的苏铭,眼眶一下子红了,“像,实在是太像了。”

看着眼前穿着王袍,头戴冠冕的苏铭,赵姬就好像是看到了嬴子楚一样,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

“母后,今日孩儿初次召开朝会,母后应当高兴才是,何故哭泣?”苏铭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

“母后是高兴,以后,我儿便是天下间最有权势的王侯。”说着赵姬从袖子里取出一方木盒放到苏铭手上,“政儿,这是大秦秘密组织罗网的信物,以后罗网就归你管。”

苏铭接过木盒,看也没看就放进袖中,“母后放心吧,我一定会继承大秦先王的志向,一统天下。到时候,母后就是天下最尊贵的人。”

赵姬擦着眼泪,目光中满是慈爱,“政儿,你一定会成功,这天下除了你,没人能做到。”

没有嫪毐这一档子事,赵姬依旧是向着他,不再像历史中那样作妖,对于她和男宠之间的事,苏铭也不打算插手。

只要不生孩子,不明目张胆的给先王戴帽子,他由得她去,这个时代对于女人的贞洁看的也不是很重。

比起在朝中扶持亲信,专横擅权,玩玩男宠算得了什么?

从赵姬那里回来之后,苏铭在宫女的伺候下脱了冕服,换上常服,冕服厚重,不利于动作,没有外人在,他当然是怎么轻松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