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翎:“这个我也没谱,可能,我们还要尝试多跟公号的读者们互动、交流,从中去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们改善执行情况?”
李欣:“我想的也差不多,我们就先保持住能持续的内容输出,然后保持观察,思考还有啥改善方法吧。以后我编辑推文后,会转发预览到群里来,你也看一下,如果有什么新想到的改善思路,就及时说。”
晏翎:“好的,没问题。”
二人暂时达成了共识,然后就各自去忙了。
晏翎除了受理现有客人的预约与回访、经办行政琐事,还将家长解忧服务号上介绍线上育儿咨询业务的推文找出来,在各处寻机转发一下,以期促成新的育儿咨询预约;李欣则继续将新的素材都整理到《A宝成长奇遇记》中去,又一边复习最初研究传播学时买的《文案创作完全手册》,一边写新的业务介绍推文,她同时还在育儿群里答疑,也按时去跟另两位撰稿人约稿。
李欣在这周四的下午收到了下一单视频咨询,约在了这周的周五早晨9:00。这位客人,黎女士,一位12岁男孩儿的宝妈,是周四上午刚找萧雨就诊过后,来找李欣咨询的。
看到预约信息时,李欣想着,这位客人也不带孩子一起来,那可能会需要聊聊自己身体健康的问题;又想到,萧雨曾说,“十个妈妈八个肝郁”,于是她就重点复习了许多情绪对健康的影响,除了心理学资料,李欣此前看过的、萧雨的执业中医师备考资料,也被她翻出来复习了一遍。
到了周五早晨,李欣按约定的9:00拨了视频过去,对方秒接了。接通后,李欣看到黎女士正在一间咖啡厅的墙边位置,晃着手跟自己打招呼。原来,她今天上午的工作是出外勤去做高校实验仪器的售后服务,跟实验室约定的时间恰好是10点半之后,所以就在那间高校附近的咖啡厅坐下来跟李欣聊聊。
互相简单熟悉了一下后,黎女士就表明了自己咨询的重点:“我不是来问孩子的问题的,我也做了一些功课,很认同你们推文里讲的,‘孩子是家长的镜子’,所以我想,我作为家长,先得搞清楚,自己的状态要怎么保持好。”
“嗯嗯,理解理解,这个思路真棒!”李欣点点头,微笑着给对方隔空点赞,“也谢谢您对我们所做内容的肯定。那您现在,自己的状态保持方面遇到了什么不顺利吗?”
“嗯,就是,小李老师可能也看到了?我昨天才找萧医生就诊过,这已经是我在他这里的复诊了,主要是看胃痛。我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疗效好像特别慢?这个胃痛不好啊,我就特别容易跟孩子生气!挺多时候事后回想,其实都是我过度反应了,孩子都挺无辜的!”
李欣听了,先陈述了一下自己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嗯嗯,我的确有在预约信息里看到您写的,在找萧医生看胃痛。我也理解,您作为家长,想要改善跟孩子的交流效果,对吧?”
“对啊,我家儿子12岁了,初中了啊,是学习正吃紧的时候,我不能这样拖他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