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品 第一03(1 / 2)

序品第一

摩诃迦旃延

在佛十大弟子中是「论议第一」。讲经说法特别灵活,铁嘴铜舌,就是活人能说死了,死人能说活了。据说现存有《迦旃延论集万八千颂》,专门记载他怎样讲经说法,所以对讲经说法的同修来讲,很值得借鉴。

比如说人家跟他讲:「世界上有鬼啊?我们怎么从来就没看到?」他就能讲出道理来,说:「鬼是三恶道啊!是受苦啊!就跟人坐监狱一样,坐在监狱里你能不能看到他呀?那你看不到他,能不能说他不在啊?」那么人家又问他:「那么天堂的人是最自在喽!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天堂的人啊?」他又讲了,说:「天堂的人啊,到我们人间里来,就好像我们到那个臭茅屎坑去一样,谁愿意来啊?」很多同修困惑,说:「我家里的那些老顽固讲啊,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在念阿弥陀佛,请问谁去种地,谁去做工?请问吃什么?穿什么?师父,我就没有办法回答了。」这个问题最容易回答了,你就这样讲:「如果全世界人都在学佛,地球当下成为天堂。天上的人也好、佛菩萨也好,一定会用直升飞机来空投大米白面……」他说:「这怎么可能啊?」那你再反过来讲:「那你讲全世界的人都来学佛,怎么可能啊?」即使没有道理也是道理,叫以牙还牙。但是,如果真的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学佛,我们还愁吃穿吗?佛讲他会带领天人大众来供养,根本不用操心。

「迦旃延」有一个外号,叫作扇绳。他的父亲早早过世,他为了拖住母亲不使母亲改嫁而扔下他当孤儿,所以把他母亲哄得团团转,使他母亲不忍心扔下他。这个小孩子很会用心机,所以人家给他取个外号,叫扇绳。印度天热,到哪里都要随身带一把小扇子,为了防止丢三落四,就养成一种习惯,用个小绳子把扇子拴在手上。所以我们当老师教化众生,也要善解人意,你要琢磨对方的心里在想什么,要琢磨,讲话要逗机,法门也要逗机。

阿?楼驮

是佛之堂弟,在十大弟子中是「天眼第一」。这个菩萨有一个别号,叫作「无贫尊者」。缘起于在因地修行啊,有一世他是农夫,看到一位老比丘(已证到辟支佛果位)下山托钵,空钵而回。于是生出同情心说:「这袋粗米饭若你不嫌弃的话,我供养你。」

当这个老比丘走以后,阿?楼驮收工,随后一只兔子活蹦乱跳地跳到他的肩膀上。阿?楼驮很有感慨,人都难以糊口,怎么还能养活一只野兔子,于是把这只野兔子放下来。可是三放三上,这只兔子连续三次就是要跳到他的肩膀上,所以他也觉得这也是缘分啊!善人就是善人,如果是恶人的话,是不是正好回去肥噉一餐呐?回家以后呢,这只兔子一放下来,立地变成一只金兔。所以从那以后他连续九十一个大劫长命、富贵,叫「无贫尊者」。佛在《地藏经》讲啊,供养三宝,舍一得万。应供应供,到底谁供养谁啊?你不是供养寺庙,是供养自己,你是种福田。

劫宾那

译作「房宿」。他年老的父母没有儿女,向天上的星星「房日兔」祷告赐给一个儿子,所以劫宾那菩萨从天上下凡。「房日兔」在二十八星宿里属于第四星宿,劫宾那在佛弟子中他是「星术学第一」,在中国历代朝廷都有专门观察天文的官吏。这些人一般都是天星下凡。

同样一个人相,来历千差万别,大体说来有四种:一者,过去世是人,今生今世保本又得人身,这一类的人比较少。一般来讲比较安分守己,没有大的特殊才能,也不会太愚痴,太野蛮。二者,从三恶道而来,这一类的人为数较多,但是五花八门。有的比较愚痴,有的比较凶暴等等。三者,从二十八层天下凡。这一类的人为数也不少。一般长相比较庄严,为人平和,讲道理。四者,那就从佛土来的菩萨。他比较有智慧,到哪里都有一种号召力、摄受力。在座的同修属于哪一类,大家听了《法华经》以后你自己去对号入座,你自己就知道你是从何而来,来干什么,后面在〈方便品第二〉就要讲到。

憍梵波提

这是个梵语,翻译为汉语叫「牛呞」。他吃饭就像牛吃草一样。牛吃草,是先囫囵吞枣,吞进去再说;等没有事的时候,消消停停地把胃里的草再吐到嘴巴里来重新嚼,叫反刍。那这个菩萨怎么得到这样一个外号的呢?缘起于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曾经轻慢挖苦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在吃饭,没有牙齿是不是很麻烦呐?嘴巴啵嗒啵嗒的,憍梵波提跟他闹着玩说:「你这个老和尚,吃饭像牛吃草啊!」这个老和尚当下就沉下脸来:「你还不赶快忏悔,我已证到阿罗汉,你要受恶报!」所以他又吓出一身冷汗,赶快跪下来忏悔。地狱没有下,连续做了五百生生世世的牛。

虽如今转生为人道,习气还在。佛为了防止其他人重蹈覆辙,再犯像他一样的错误,就把他送到天上去,由天人供养。所以他这是「受天人供养第一」。他这是因祸得福,由于他有过去世中的善根,所以这次遇佛闻法,证四果罗汉。

憍梵波提一句并没有多大恶意的玩笑,尚且受此果报,何况我们还带有恶意的那些恶语、恶行?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啊!修行人要善护意业,善护口业,善护身业。

离婆多

译作「室宿」。按古印度以天际可见群星为标据,分东西南北各七宿,宿各有名,其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在古人看来,这些星宿各有一神主宰,轮流值日,掌理人间吉凶。离婆多之父祈于室宿神阿醯多陀难而得子,因以「室宿」为名。

有一次离婆多因事远行,旅居客店,独处一室。夜半,忽见一鬼,扛一死尸,放在自己面前,由于灯光晦暗,看那死尸不甚真切,然而似曾相识,颇类自身。正在惊诧,又来一鬼,一手揪住先来之鬼,一手指地上死尸,厉声责问:「此物为我所有,你为何私自窃据?」先来之鬼抗辩道:「是我之物,我自扛来,与你何涉?」后来之鬼骂道:「放屁!明明是我扛来!」二鬼相争不下,便动手抢夺死尸,扯来拉去,不分胜负,所以就让离婆多作证。

离婆多吓得半死:「糟糕,我若说实话,后来之鬼不饶;若吐谎言,先来之鬼不赦。唉,左右为难,终不免一死。还是实话实说吧。」于是,便壮起胆子答道:「我亲眼看得真切,是先来的这位大爷扛来。」后来之鬼一听,勃然大怒,一把抓住离婆多的胳膊,咔嚓一声,折断下来,摔在地上,狞笑道:「不老实的家伙,看你还敢说谎话?」离婆多血流如注,疼痛难忍,先来之鬼忙上前抚慰道:「乖乖,不要紧,待大爷替你重新接上。」随即从死尸身上拧下一只胳膊,为离婆多接在原处。说来也怪,转眼之间,创口愈合,完好如初。不料后来之鬼不肯罢休,又把离婆多的另一只胳膊折断,前来之鬼复又扯下死尸的另一只胳膊为他接好。继而,断腿,接腿;断头,接头;断胸腹,接胸腹......不一会,离婆多的身躯竟全由死尸的各部组凑而成,而其原来的头颅和肢体,东一块,西一块,狼藉在地,血肉淋漓。二鬼哈哈大笑,迅即蹲在地上,随拣随吃,大嚼一通,连骨带肉,囫囵下咽。顷刻吃尽,抹了抹血盆大口,跳跃而去。房间里又剩下离婆多一人。

离婆多当下目瞪口呆,自问道:「究竟我现在是有身体还是无身体?若是有,刚才明明被两鬼吃掉,而我此身尽是他人的身体;若是无,为何有此身随着我走?」他好像发疯似地逢人即问:「你见到我否?」后来遇到舍利弗,他问道:「我现在是有身体还是无身体?」舍利弗问他:「你是何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非人。」就把之前的事情告诉舍利弗。

舍利弗语诸比丘:「此人自知无我,易可得道。」而对离婆多说:「我们的身体是由父精母血的四大而成,不是自己所有,假名为身。」离婆多一听到此身假和合,即得道果。《增一阿含经》说他「坐禅入定,心不错乱,所谓离曰(即离婆多)比丘是」,在诸罗汉中,被誉为「无倒乱第一」。

毕陵伽婆蹉

译作「余习」。怎么叫余习呢?毕陵伽婆蹉乞食常渡恒河,每次到河边,弹指言︰「小婢,给我让路。」水即两断。河神不满,去找佛告状。佛叫来毕陵伽婆蹉,向河神忏悔。谁知道这个尊者呢,说︰「小婢莫生气!今天向你道歉。」大众笑成一团,怎么向人家忏悔还叫小婢?佛解释这个因缘︰此人五百世来,常生婆罗门家,自恃高贵,常轻慢他人。他叫河神小婢并无恶意。虽然已证到阿罗汉,犹有余气。

薄拘罗

这个菩萨在佛弟子中叫「善容第一」。小孩子落地是不是千篇一律「哇」地一声就大哭啊?可是这位菩萨一出生就笑容满面:「爸爸好、妈妈好!」这本来是个好事,却把爸爸妈妈吓死了,这生了一个妖怪啊?一不做二不休,狠心地往那油锅里一扔,他仍然是嬉皮笑脸的;又把他扔到锅里开水煮,盖子一揭还是活的;最后把他扔到海里去了,一条大鱼过来把他吞到肚子里,渔民把这条大鱼又捕起来,一刀刺进去,小孩子又蹦出来,还是嘻嘻哈哈的,叫「五不死」——火烧不死,汤煮不死,水淹不死,鱼吞不死,刀刺不死。

之所以得其果报,据《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薄拘卢品》中记载:在往昔毗婆尸佛时代,薄拘罗曾于盘头摩国卖药,以药布施众僧一年,令一年内药品无缺。以此布施因缘,于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在天上人间,其福自然见。所作德少耳,受福不可量。又云:其年百六十,于此无垢浊,未曾有疾病,所生处常安。

摩诃拘絺罗,我们已经提前作了解释。

难陀 孙陀罗难陀

后面还有个「阿难陀」,在须菩提后面也还有阿难,所以我们把这三个难陀呢,一起来解释。「难陀」都叫欢喜、善欢喜。

先讲第一个难陀,是「放牛难陀」。他就牧牛问题向佛问难,佛陀讲出牧牛十一妙法,令其折服,剃度出家。

第二个难陀是「阿难陀」,是佛的堂兄弟,跟提婆达多是亲兄弟。提婆达多把佛视为仇敌,而「阿难陀」当佛侍者,这体现出佛法里,只以道处,不以情交。阿难陀呢,在十大弟子中是「多闻第一」。无量诸佛所讲无量万法,阿难过目成诵,入耳不忘。所以摩诃迦叶赞叹阿难,佛法大海水,阿难心中流。他是这样一种善根。他与佛同时在空王佛座下发心修菩提行,释迦牟尼已经成佛无量无量百千万亿……的年代,这个期间已经又有几万尊几亿尊佛都成就了,可是阿难还是一个初果罗汉。所以在佛法里,聪明反被聪明误,愚蠢人得大利益。但是阿难又有他不可思议的长处。他特别慈悲,处处与人为善,在楞严会上处处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而请法。因为此善根,使得他在无量劫中没有落三恶道。对于自己已有善根,要保护,不能丢失;未生之善,要慢慢培养。

「孙陀罗难陀」,这是佛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前面「孙陀罗」是他老婆的名字,印度第一大美女,为了区别三个难陀,叫他「孙陀罗难陀」。

佛陀回迦毗罗卫国故里,依然入城乞食。孙陀罗难陀在王宫楼上见此情景,便祈请佛和弟子们每日来王宫乞食,以便他供养。第二天,佛在精舍,让阿难等人去外乞食,让孙陀罗难陀把饭送到精舍来。这夫妻俩很恩爱,孙陀罗在难陀手心吐了口口水说:「要是口水干了,你还没回来,就不用回来了!」当然,难陀无法做到口水干之前赶回去,所以到佛精舍以后被佛强令剃度。然而难陀出家以来,心猿意马,思念其妻,常垂热泪。

佛为了度他,领他去散散步,「难陀啊!」佛指了一只猴子:「你看看,这只猴子好看,还是你老婆好看啊?」难陀讲:「当然是我老婆好看嘛!」佛当下把他带到天上去,又看到一大群天女,佛就问了:「你们这群天女在这里,怎么看不到你们的主人啊?」那些天女讲:「我们的主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弟,叫孙陀罗难陀,等他百年之后升天,就是我们的主人。」佛又问难陀:「天女好看还是你的孙陀罗好看?」难陀答道:「肯定是天女好看啊!」这小子是不是喜新厌旧啊!天人福报很大呀!一个天子可以配八万四千个天女。从此孙陀罗难陀开始修人天福报。

有一天佛又领他去参观地狱,看到两个小鬼在一堆柴火旁边懒洋洋打瞌睡,难陀问道:「你们这两个懒鬼,这么自由没人管啊?」两个小鬼也很有道理,说:「没事的,佛的一个弟弟叫孙陀罗难陀,现在还在人间,等他上天堂的福报满了以后堕地狱,下油锅。我们现在提前把柴草准备好就可以了。」难陀一听,从头顶冷到脚后跟,说:「哎呀!上到天堂以后还要下来受苦」。佛说:「当然了,叫六道轮回嘛。」从此孙陀罗难陀才安心修道。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富楼那」是父亲的名,译作「满」;「弥多罗尼」是母亲的名,译作「慈」,后面再加一个「子」,叫「满慈子」。在其它经典里讲满慈子,就是讲富楼那,他在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所以《法华经》后面的授记无比殊胜。他的讲经说法第一之因缘,叫我们感慨万分。富楼那在因地修行听到人家讲经说法非常羡慕,轮到自己开口呢,心里想的嘴巴讲不出来。为此发下大誓,我在来生来世一定要做讲经说法第一人。他不是发空愿,所以不管听谁讲经,跪在那里一动不动,由于这个因缘,他不仅成为当代佛弟子说法第一;而且是九十亿诸佛法中,都是说法第一;也是将来的贤劫千佛法中说法第一。

罗睺罗

译作「覆障」,因为他六年在母胎中,为胎所覆,佛陀讲了这个因缘。

往昔有一国王,婆罗门种,名人天王。生有二子,长子名日,次子名月。父王命终之后,大王子把王位交付二王子便出家修道,所有眷属也都相随出家。大王子出家后,持戒精严,勤苦修行,为人称赞。日仙人先有誓言:若非他人布施,不得自取乃至一口水、一枚杨枝。一日日仙人于病中,未经他施,自取地上药草而食,便觉违背誓言,在王城中遇到月王便要求治罪惩罚。尽管月王再三申明无罪,但日仙人坚持要求,随后在月王的园苑中关了六日。彼时的日仙人就是释迦牟尼,月王就是罗睺罗。那耶输陀罗又为何怀孕六年呢?

往昔无量世有一牧牛场,牛场主人有一女。有一天,母女二人到牧牛场取乳,装满大小两器。大器女儿担负,小器母亲担负。行到中路,母亲对女儿说:「此处危险,快走。」时彼女因负大器,心中不满:此器既大又重,何能快走?母亲催促再三,女儿起了瞋恚心,就说:「你暂且担负大小二器,我要便溺。」于是母亲便两手持取大小二器而行。女儿空手跟在后面慢慢走,令母兼负重器行走六里。彼女即是耶输陀罗,由此业报,今生得怀胎六年之报。

回头来看,这六年正好是释迦牟尼离开王宫的六年。佛是在耶输陀罗刚刚怀上罗睺罗的时候,连夜逃出王宫而出家。这个时候满朝文武风言风语来了,「这就肯定是个大佛爷,释迦牟尼在娘胎里不过呆了14个月,他一呆就是6年!」这话中有话呀!丈夫离家六年,老婆再生儿子,这什么意思?她虽然明白,可浑身是嘴讲不清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向国王发誓,生起一堆柴火要跳进去,说,「如果这个儿子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我与儿子一同葬身火海;如果是,请老天爷开眼。」火生起来以后,奇迹出现:一朵金莲华把母子托出火海,大火变成清凉池。所以在戒定真香赞里有一句: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

罗睺罗在十大弟子中是「密行第一」。佛是激将法,讲它秘密就已经不是秘密了。他就是《妙法莲华经》第一,就是「如是我闻」第一。他明白这个道理,当下成佛。佛以自己的儿子做证明,「如来藏心地法门」一步登天,不历修证。

当然他在刚刚剃度的时候,也很调皮捣蛋,利用自己的身份来戏弄比丘。人家来找佛,当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他就说在耆阇崛山;佛陀在耆阇崛山的时候,他就说在竹林精舍……因为这两地约有两里多的路程,罗睺罗开玩笑会使大家徒劳往返,结果仍然是拜见不到佛陀。所以人家向佛告状。

佛为了教化他,有一次从外面回来:「罗睺罗,我要洗脚,拿个脚盆来。」罗睺罗恭恭敬敬打水来给佛洗脚。水打来,佛把脚盆翻过来底朝天,他问佛:「佛啊!这样我怎么装水啊?」佛讲:「罗睺罗,法在你的心中,就像刚刚盆子里的水,只有那么一些些而已;现在因为说谎的习惯,你心中的善法就像泼撒出去的水,丝毫不剩半点!你玩笑戏弄人,就像倾斜的水盆,人们将不再信任你,并且也会轻视你。最后你会像倒盖的盆子,连自己的善根也泯没,再也装不进任何一滴的法水!」

罗睺罗当下开智慧,跪下来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