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无止境的漫长空虚。
独立服务器里,已不知几万小时过去,但这是一片除了自己什么都不存在的空间。仔细来说,董俊也感受不到自己,只有意识仍在漂浮着。
如果说这就是惩罚,那他宁愿去趟刀山火海,甚至被凌迟都不想再这样多等一秒。但几千万秒就那样继续过去了,被剥夺了一切感知之后,就连思维也凝固住。
这就是被隔离的感受,从拟态网建成以来,只有极少数出现精神错乱的休眠者曾有这个待遇,因为架设独立服务器所需的能源损耗也是单独算的,即便有一些状况不对劲的拟态者达到隔离标准,他们也只是会被重塑人格记忆,然后重新投放。
在董俊的诗歌送达地球之后,冬眠基地已经进行过好几次决策会议,好在康米尔传来消息,那几首诗虽然不难破译,但它们引起关注的几率太小,暂时不会有什么风险。
但康米尔当然不知道,这是他将董俊投入拟态社区之后,犯下的第二个严重错误。所以休眠者们觉得目前的形势依旧良好,只需要处理一下这位罪人。
是啊,身为魏俊的时候,他是地球的罪人。身为董俊时,他又是火星的罪人。好像他根本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都会给别人带去不幸。
老一辈人认为该对他破例处以死刑,就算不在基地内亲自执行,也应该将这个罪人永久放逐。放逐到火星平原上由他自己在忏悔中死亡,哪怕用最仁慈的方式,也是消除记忆然后冷冻发射到太空里,至于之后能否被地球救下,那就交给上帝去救赎。
而年轻一代抱着新式道德,都认为死刑有悖于新人类的高尚,既然他无法融入这个社会,那生活在这里对他来说也是折磨。不如直接发配到钻探队里,戴上一副随时释放电流的手环,由专门的无人机看管。如果这种办法还是有风险,那也可以再讨论其它的处理方案,至少拟态网不应该继续收留他。
不过这里终究是火星,无论大家如何商讨,做定夺的只有探知者方舟。大家之所以在这里各抒己见,也只是让方舟观察记录人们在此种重大变故时的反应,这其实对事件影响力微乎其微,会议本身也成了传达决策的一种仪式。
很显然,方舟这次的决定让大家都有些失望。董俊这个人格只是被暂行隔离,就和康米尔之前做的决定一样,只要不再可能闹出什么麻烦,就没必要采取极端手段。
但魏俊毕竟不是主人格,作为一个中途分裂出的产物,即便他拥有稳定的精神状况,另一个他也始终徘徊在其肉体大脑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回到现实世界。正如董俊所希望的那样,只要自己被一直隔离下去,另外那个懦夫也就永远只能躺在休眠舱里。
当然,在魏俊重新支配自己的意识之后,康米尔也一直没闲着。他首先还是要为其进行一系列认知测验,以免之后投放拟态社区时再出现什么意外。
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测试内容由方舟提供,不过主要还是源于他本人的记忆场景加以编辑,此外也添加了许多他未经历过的临时故事线,素材库当然来自拟态者们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所以这些测试比以前繁琐了许多,耗时肯定也远超以往。
这就让康米尔非常好奇,据他所知,除了贝克斯之外,方舟还从没有对休眠者主动提供过任何模拟场景。此外,在另一个人格被隔离之后,魏俊似乎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但又说不清究竟是少了点什么,总之在进行每一场测验时都比当初显得更拘谨。
而在某些重要场景中,他的记忆线路从后台来看并未出现差错,魏俊却完全没按照‘剧本’来演,甚至做出了和预期大不相同的选择。
比如在一次回溯模拟中,这个场景是关于他童年在陇西沙漠时的记忆,那时他还是个五岁不到的孩子,母亲因怀上了小冰不再适宜留在甘肃,魏大兴劝妻子回老家待产,顺便把老大带回去,母子二人都不必要继续在这受苦。
毕竟魏俊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他虽然可以用VR报名元宇宙课堂,但西北风沙一年比一年严重,造林队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艰苦,让个小孩子这样一直待在志愿者队伍里不是个事。
分别的那天下午,按照真实发生的事,魏俊抱着父亲的腿死活不松手,直到魏大兴来了脾气,用皮带抽了他好几下才肯离开。回程的列车上,母亲董兰抚摸着他红肿的小手,问他是不是因为更喜欢爸爸才不想走。说来也怪,魏俊这么小的孩子,却也显得异常懂事,他说自己知道这一走之后就很难再回来,但父亲却还要坚守不知多久,肯定会很想家人。并且他还后悔地表示,自己如果懂事一点,就不会让父亲发这么大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