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新的征程(2 / 2)

在白逸堂走后的小村庄,柳青言的日子一下子变得空落起来。每天清晨,她依旧早早醒来,下意识地看向床边,那空荡荡的位置总让她的心猛地一揪。她轻轻抱起白敬安,小家伙睡眼惺忪,小手在空中乱抓,柳青言柔声哄着:“敬安乖,妈妈在这儿呢。”给孩子喂奶、穿衣、洗漱,每一个动作都机械而又迟缓,思绪时不时飘向远方的白逸堂。

白天,柳青言忙着家里的农活,除草、施肥、浇水,累得腰酸背痛。可即便身体疲惫不堪,心里却始终惦记着白逸堂。她会在劳作的间隙,直起身子,望着村口的方向,脑海中想象着白逸堂在海滨市的模样,是不是吃得饱、穿得暖,工作顺不顺利。有一回,她正锄着地,突然听到一阵拖拉机声,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扔下锄头就往村口跑,满心以为是白逸堂回来了,跑到跟前才发现是邻居家的车,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眼眶也不自觉地红了。

晚上,哄睡白敬安后,柳青言独自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白逸堂穿过的旧衣服,上面还残留着他的气息。她想着白逸堂走时的背影,担忧与思念交织在一起,喃喃自语:“逸堂,你在那边到底咋样了?咋也不来个信儿。”有时实在忍不住,她就会抱着白敬安,对着孩子念叨:“敬安,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妈妈好想他。”可孩子哪能懂呢,只是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她,偶尔咯咯笑几声,这笑声却让柳青言愈发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柳青言就在这无尽的思念与忙碌中,盼着白逸堂早日归来。

而白逸堂在海滨市,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难题,比如食材供应不及时、临时人员难管理等,但他都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同事们一起克服。每到夜晚,他总是对着窗外的星空,思念着远方的家人,那份牵挂从未停歇,而他也在为了回家团聚的那一天,不断拼搏着。

一周过去了,高强度的工作让白逸堂疲惫不堪,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懈怠。这天,食堂接到通知,要为一场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提供餐饮服务,这对菜品质量、上菜速度和卫生标准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主管紧急召集大家开会,神色焦虑地说:“这次会议规格极高,来的都是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咱们食堂可不能砸了招牌,从食材采购、切配、烹饪到上桌,每个环节都得严格把关,出一点差错都不行!白逸堂,你经验丰富,切配这块得多操点心,务必保证每一份食材的大小、形状都均匀一致,这可是展示咱们食堂水平的时候。”白逸堂深知责任重大,郑重点头:“主管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过这么大的量,咱们现有的人手和时间……”主管抬手打断他,无奈地说:“我已经在联系其他食堂借调人手了,时间紧迫,大家辛苦一下,加加班。”

散会后,白逸堂迅速投入工作,他仔细挑选着每一颗蔬菜、每一块肉类,眼神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食材。同事们也都绷紧了神经,整个食堂弥漫着紧张又忙碌的气氛。这时,借调的人手来了,大多是些年轻的面孔,略显生疏地站在一旁。白逸堂放下手中的活儿,走上前去,耐心地给他们示范如何正确持刀、如何切割才能又快又好,还不忘叮嘱:“大家小心点儿,千万别伤到手,咱们齐心协力,把这任务圆满完成。”

忙碌间,主管又匆匆跑来,着急地说:“白逸堂,刚接到消息,有几位嘉宾有上述特殊饮食需求,得马上调整菜单,增加几样素食菜品,你这边赶紧准备一下所需食材。”白逸堂二话不说,迅速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库存,列出清单交给采购人员,又转身回到切配区加快速度。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他抬手随意抹了一把,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工作,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终于,会议当天,一盘盘精致美味的菜肴按时端上了桌。看着嘉宾们满意的笑容和点头称赞,白逸堂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身体这才放松下来。主管走过来,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激地说:“白逸堂,这次多亏了你,干得漂亮!”白逸堂疲惫地笑了笑:“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也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下班后,白逸堂拖着沉重的双腿回到宿舍,一下子瘫倒在床上。他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柳青言和白敬安的模样。想起上次打电话时,柳青言说敬安开始咿呀学语,会含糊不清地叫“爸爸”了,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他多么想立刻回到家,抱抱可爱的孩子,亲亲温柔的妻子,可他知道,为了家人的未来,他还得坚守在这里。

过了一会儿,他强撑着坐起来,从枕头下拿出一本破旧的相册,里面都是家人的照片。他轻轻抚摸着照片上柳青言的脸,手指在白敬安胖嘟嘟的小脸蛋上划过,思念如潮水般汹涌,喃喃自语道:“青言,敬安,再等等我,等我多挣些钱,就回家陪你们,咱们再也不分开……”

又一个周末来临,白逸堂本打算好好休息一下,调整疲惫的身心。然而,食堂的一台重要设备突然出现故障,需要紧急维修。主管焦急地找到他:“白逸堂,维修师傅说缺个帮手,你对设备也比较熟悉,能不能来搭把手?这要是修不好,下周的供餐都成问题。”白逸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跟着维修师傅钻进闷热狭小的机房。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油污沾满了他的双手,但他毫无怨言,专注地协助师傅排查故障、更换零件。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设备终于重新运转起来。

晚上,白逸堂给家里打电话,柳青言心疼地说:“逸堂,听你声音这么累,是不是工作太忙了?你别太拼命了,身体要紧。”白逸堂心里暖暖的,安慰道:“青言,我没事,就是这阵儿事儿多些。你和敬安在家过得好,我累点也值。敬安呢,有没有想爸爸?”柳青言笑着说:“他呀,天天抱着你给他买的那个小布熊,嘴里嘟囔着爸爸。”白逸堂眼眶泛红,轻声说:“我好想你们,真想马上飞回去抱抱他。”挂了电话,白逸堂久久凝视着窗外的夜空,城市的灯火闪烁,却怎么也照不进他心底深处的那片思念之地。他想起离家时,柳青言站在寒风中单薄的身影,那眼中的不舍与牵挂如同一把锐利的钩子,狠狠扯着他的心。

在老家,柳青言每次路过村里的小卖部,看到有适合白逸堂的生活用品,总会下意识地停下脚步。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物件,脑海中就浮现出他在外忙碌的样子,犹豫再三,又想着能省则省,最终还是把手缩了回来。回到家中,她看着墙上白逸堂的照片发呆,偶尔对着照片念叨几句:“你在那边吃得惯不?别太累着自己,家里都好,你别操心。”可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声音也染上了一丝哽咽。

白逸堂在海滨市愈发忙碌,有时为了赶早市采购最新鲜的食材,天还没亮就得往菜市场跑。他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摊位间,仔细甄别,和摊主讨价还价,只为能给师生们提供最好的饭菜。忙碌间隙,他会掏出钱包,里面夹着一张全家福,看着照片上妻儿的笑容,疲惫感似乎也减轻了几分。

又有一回,食堂接到临时紧急任务,要准备一场大型活动的餐饮。白逸堂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中间只匆匆扒了几口饭。任务完成后,他累得几乎站不稳,却满心欣慰。主管看着他憔悴的模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逸堂,这次可多亏了你,回去好好歇歇。”白逸堂只是笑笑,他知道,每一份辛苦都是为了家人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而柳青言在老家,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她心急如焚。一个人顶着烈日,在田间重新翻地、补种,汗水湿透了衣衫,手上磨出了水泡,她也未曾停下。晚上回到家,看着白敬安稚嫩的脸庞,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了继续坚持的动力。她轻声对孩子说:“敬安,咱得加油,等爸爸回来,看到咱们过得好,他才能安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白逸堂和柳青言虽相隔千里,思念却从未间断。白逸堂每次往家里寄钱,总会附上一封简短的信,写着自己的近况,让柳青言别担心。柳青言收到信后,一读再读,小心翼翼地把信收好,如同珍藏着最珍贵的宝贝。他们都在各自的战场上拼搏,只为了那个共同的家,盼望着团圆的那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