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太子薨殁(2 / 2)

且不说别的,这开颅的苦痛就足以让人难耐,何以再让亲子受苦。

赵仁想到这里,竟也不由合上双眼。

他抬着头,目视着东宫的顶上,口中缓缓吐字:“我赵氏子弟,断然受不得这样的屈辱。”

开颅本就有反常理。

如果活着还好,但要是死了,其结果怕是比斩首都要凄惨几分。

这是天下的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岂能让他受这等屈辱。

赵仁这话,已经奠定了基调。

……

一月后。

太子薨殁的消息传出,朝廷内外皆是为之震动。

赵仁亲自主持过太子送葬的礼仪,很快又当着朝臣的面,将颍王赵易带在身边。

没几日,立太孙的消息传出。

一时间,以王介甫为首的老臣派大为激动。

尤其是王介甫本人,他由原来的皇孙之师,一下子拔高到了储君之师,这背后的地位与考量,不得不叫人深思。

从那之后,皇后曹玥闭门不出,任由后宫的莺燕争宠,也不再管束分毫。

赵仁心中有愧,索性也听之任之。

他时刻将赵易带到身边,手把手教他处理国政之事。

每到外臣送来军报与奏折,也让赵易一同批阅,在这过程中助其形成属于自己的朝堂印象。

赵仁清楚,他的时间也不多了。

作为一个登基三十年的帝王,赵仁的在位时间已是大宋历代帝王之最,近日以来,他时常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那是年岁苍老的迹象。

与此同时,如今太子既丧,甚至间接是由他宣告了太子的死亡,这无疑也成了赵仁的心疾,并且日夜折磨着他苍老的身躯。

这一次,赵仁受到的打击甚至比十五年前还大。(前一章是十余载前,手滑打错了。)

身心俱疲交错而下。

赵仁如何也想不明白,先帝的开海大业,还有留下的一众治世名臣,本该开辟出一个大好的局面,如何会落到今日的地步。

他越是努力,但脑海中的盛世却离自己越来越远。

一旁的赵易亲眼目睹皇祖斑白的鬓发,心中暗暗做出决定。

他要将皇祖没能做到的事情做成,让大宋强盛起来。

……

庆历三十年,四月。

黄州,通判府。

周濂溪为官之余兼任教导之责,直接令得黄州学子的谈吐更上数个层次。

只可惜。

除了程家兄弟以外,他门下弟子考中进士的,数目当真稀罕,这仿佛也印证了官场的一个泥淖。

学问深厚,并不等于科举得意。

而天下人向往学问,十之八九是为了科举场上的辉煌。

李常笑一身老农的打扮,从通判府后院的花园里出来,整个人的气质极尽内敛,仿佛真的平平无奇一样。

周濂溪看着院子上题着的“西坡”二字,顿时有些蛋疼。

昔日唐时,白不易曾在忠州任职,开辟一山坡种花种树,并且取名为“东坡”。

周濂溪乍看这明显是“东施效颦”的名字,不由扶额,无奈道:“山长,既然同为种花,何不取作东坡,这样岂不是雅致些。”

闻言,李常笑搭起汗巾,拭去眉宇的汗水,笑着说道:“这东坡之名我可当不得,已经有人定下了。”

“难道是白家后人?”